2019级眼视光学一、基础知识回顾微生物的概念(microbe):是一群体积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见到的,种类多、分布广,多数无害而有益,少数致病的微小生物。病原微生物:少数微生物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的危害,这些微生物称之病原微生物。二、微生物的分类:三个类型八大类类型细胞结构举例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染色体,胞质中有完整的细胞器真菌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核分化程度低,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核仁,胞质中细胞器少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放射菌非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结构,只有核酸与蛋白质,必须在活细胞内增值病毒三、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细菌大小常以微米UM作为计量单位(1UM=1/1000MM)2、形态:球菌:如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杆菌螺形菌:如弧菌、螺菌等。3.细菌的结构(一)细胞壁作用:1)参与胞内外物质交换2)承受胞内渗透压3)维持细菌一定形态4)与细菌某些特性有关(抗原性、染色性)化学组成与结构:因菌而异,主要成分:肽聚糖细胞壁革兰阳性革兰阴性肽聚糖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连桥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厚度厚,20-80nm薄,10-15nm磷壁酸+--外膜--+脂多糖LPS青霉素敏感不敏感(二)细胞膜组成:脂质双层、蛋白质(丰富的酶)作用:1)参与细胞内外物质的转运交换2)能量产生、储存和利用3)菌体一些成分(如肽聚糖、磷壁酸等)生物合成(三)细胞质是细菌进行新陈代谢的重要场所,胞质含有多种内含物(1)核糖体(RIBOSOME)位置:游离于胞质中的小颗粒组成:蛋白质、核酸作用: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常是抗菌药物选择作用的部位。(2)质粒:1、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2、为闭合环状的双链DNA,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3、能独立复制并传代;4、非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5、可通过接合、转导将有关性状传递给其他细菌。3)胞质颗粒:(CYTOPLASMICGRANULE)作用:暂时储存的营养物质storageareaofnutrientsandstainwithcertaindyes常见嗜碱性较强的异染颗粒成分:核糖核酸、多偏磷酸盐染色:美蓝染色,颗粒着色较深多见于白喉杆菌(异染颗粒在两端,有鉴别意义)(4)中介体mesosome增大细胞膜面积(四)核质组成:环状DNA双链作用:控制细菌的遗传和变异性状细菌的特殊结构仅在某些种类的细菌才出现的结构细菌的特殊结构一、荚膜形态:某些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合成,并向细胞壁外分泌一层疏松透明的粘液状物质,厚者为荚膜;薄者微荚膜染色:一般染色法不易着色,光镜下呈透明圈形成条件:与所处的环境有关:在机体内或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中易生成。作用1)抗吞噬和消化2)抗干燥:荚膜含较多水分3)抗有害物质的损伤,如溶菌酶、补体等因素的侵害二、鞭毛例菌:所有弧菌、螺菌,约半数的杆菌,少数球菌形态:伸出于菌体表面细长弯曲的丝状物四种类型:单鞭毛、双鞭毛、丛鞭毛、周鞭毛组成:蛋白质作用:1)运动器官2)近来认为:与致病有关三、菌毛分类:普通菌毛(FIMBRIAE)性菌毛(PILI)组成:蛋白质普通菌毛性菌毛形态:较鞭毛更细、短、直、数目多(必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中空的管道作用粘附器官传递遗传物质(DNA片段或质粒)四、芽胞(SPORE)例菌: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杆菌,肉毒杆菌组成:完整细菌核质、酶系及合成菌体成分的各种结构形成:由芽胞基因决定,一般营养物质缺乏时易生成形成规律:1个细菌—1个芽胞—1个细菌—大量繁殖,繁殖体(芽胞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芽胞形成的意义:1)抵抗力强(干燥、高温、化学消毒剂、辐射)注意:彻底灭菌的指标:杀灭芽2)休眠状态(保存物种):是细菌适应环境变化的特殊存活形式3)鉴别细菌(根据芽胞的位置、形态)第一节细菌的致病机制致病性(pathogenicity):细菌引起感染的性能细菌的毒力半数致死量LD50感染(infection):细菌侵入宿主机体后,进行繁殖、释放毒性物质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病理反应的过程(一)细菌的毒力(一)侵袭力:指病原菌突破宿主皮肤、黏膜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1、粘附素:引起感染的首要条件2、荚膜及荚膜类物质如:肺炎链球菌、炭疽杆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