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古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非洲)古巴比伦(今伊拉克)(西亚)古印度(亚洲)中国(亚洲)1、两河流域(距今约6000年)——古巴比伦(1)自然环境①气候:②河流:③土壤:热带沙漠气候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肥沃(新月沃地)美索不达米文明(2)城市遗址:乌鲁克遗址(3)文明的表现:①出现阶层;②出现国家政权、有组织宗教、社会秩序;③出现文字(苏美尔人创造楔形文字);说明苏美尔人的文字日趋成熟直观,容易理解比较抽象,但信息更加丰富。图画文字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古巴比伦空中花园2、尼罗河流域(距今约5500年)——古埃及(1)自然环境①气候:②河流:③土壤:热带沙漠气候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泛滥后肥沃①尼罗河泛滥给两岸农田带来了一层肥沃的土壤。②当河水退却,古埃及人就开渠筑坝,兴修水利,在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古埃及壁画Egyptis“thegiftoftheNile”“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2)城市遗址:孟菲斯城④国家的出现与统一:距今5500年前后;距今5100年前后。(3)文明表现:①农业聚落的形成;②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③文字的发明。(象形文字)纸草文书象形文字3、印度河、恒河流域(距今约4500年)——古印度(1)自然环境①气候:②河流:③土壤:热带季风气候印度河、恒河肥沃(2)城市遗址:摩亨佐•达罗古城(3)文明代表:①出现城市国家;②出现农业、商贸;③出现阶级分化现象。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印度泰姬陵4、黄河、长江流域(距今约4000年)——中国(1)自然环境①气候:②河流:③土壤: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黄河、长江肥沃(2)城市遗址:仰韶、龙山仰韶村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3)文明代表:①出现国家(夏);②出现阶级分化现象;③出现文字。(甲骨文)从纬度和温度带角度描述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的共同特征?试分析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形成的有利自然环境条件有哪些?N400N200N300大河流域人们的生活场景这说明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比较强,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成为人类文明发源及形成的先决条件。文明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古巴比伦)尼罗河流域(古埃及)印度河、恒河流域(古印度)黄河长江流域(中国)时间地点自然环境遗址代表文明表现距今约6000年5500年4500年4000年西亚非洲南亚东亚温暖湿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乌鲁克孟菲斯摩亨佐•达罗仰韶、龙山出现城市、国家、文字、阶级等。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