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医基础理论体质学说VIP免费

中医基础理论体质学说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体质学说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体质学说_第3页
中医体质中医学教研室邓六香2016.05.10概念体质学说,是研究人群中不同个体的身心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对生命延续和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等重要内容的理论知识。体质:是禀受于先天,调养于后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等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中医体质观:形神合一。影响体质的因素1.先天因素:关键作用。父母生殖之精的盈亏盛衰,决定着子代禀赋的薄厚强弱,影响其体质。它是构成不同体质的基础。2.年龄因素:不同体质都随年龄增加而逐渐成熟、定型和演变的发展变化过程,也是中医学的“恒动观念”的重要表现。年龄因素对于男性与女性的体质影响,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影响体质的因素3.性别差异:“男子以肾为先天”(清费伯雄∙《孟河先生医案》),“男子以精为本”(清程文囿∙《医述》)、“女子以肝为先天”(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女子以血为主”(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在病理上,男性比女性的发病率也以男子较高。清唐宗海∙《血证论卷二∙》专列“男女异同论”一篇,对此详细论述。影响体质的因素4.地理气候因素:包括水土性质、气候特点、生活习俗等。5、其他因素:包括:饮食和营养状况的影响。疾病因素的影响,临床上常见大病久病之后,体质趋弱。体质的特点1.体质是个体基本生理特性的概括:是内在脏腑气血等强弱盛衰的概括。2.体质的普遍性和复杂性:体质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不同个体之间表现出复杂的多样性;体质学说的任务就是揭示其规律,并就体质做出合理的分类。3.体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成年后个体生理特性相对稳定,一般不会骤然剧变。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可塑性和可变性。年龄递增、慢性疾病的病理损害,以及自身持之以恒的摄身行为等,都可以影响体质。4.体质的连续性和可预测性:在不同个体身上,体质的存在和演变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偏于某种体质类型者,在初显端倪之后,多具有循着这类体质固有的发展演变规律缓慢地演化趋势,从而为及早采取措施,防体质恶化于未然提供了可能。体质的构成和分类1.体质的构成要素2.分类体质的构成要素(1)体型指个体外观形状上的特征。它以躯体的形态和功能特点,并与内部脏器结构有一定的关系。体型差异为直观,一望便知,故备受重视。《内经》论及体质的篇章中,大多数是抓住体型特点的。(2)脏腑各项生理活动离不开脏腑,因此,脏腑的形态和功能特点,是构成个体体质的要素。《内经》中充分强调了这一点。体质的构成要素(3)精气血津液都是维持生命活动、并决定生理特点的重要物质,故也可影响体质。(4)生理功能机体的防病抗病能力、新陈代谢、自我协调,以及偏盛偏衰的基本状态等,都是生理功能的表现和结果,它们都是构成体质的要素。古代医家常说的“阳体”(阳质)、“阴体”(阴质)等,大多是从生理功能的特点来认识或对体质进行分类的。2.分类1.阴阳分类2.五行分类3.脏腑分类4.体型肥瘦分类5.禀性勇怯分类2.分类1.平和体质2.阴虚体质3.阳虚体质4.特禀体制5.痰湿体质6.湿热体质7.瘀血体质8.气郁体质9.气虚体质平和体质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平和体质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平和体质环境起居调摄:起居顺应四时阴阳,劳逸结合体育锻炼:适度运动即可。精神调适:清净立志、开朗乐观、心理平衡。饮食调理:食物宜多样化,不偏食,不可过饥过饱、偏寒偏热。药物调养:不需。预防用药防风通圣丸。阳虚体质病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体内阳气虚弱,或寒邪凝滞。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阳虚体质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适应能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读万卷书+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经典PPT文档分享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