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纵隔肿瘤查房目标1了解纵膈的解剖2掌握纵膈肿瘤的临床表现3掌握纵膈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4.掌握纵膈肿瘤切除术后护理措施及并发症的观察重点分析内容:1纵膈肿瘤的临床表现2纵膈肿瘤术后护理措施、并发症观察及处理护理查房目标患者吴英英,女,41岁,因2月10日“发现右后纵膈阴影2月余”收住胸外科。2月8日肺CT:后纵膈良性占位,神经源性肿瘤可能性大,考虑纵膈肿瘤收住入院。既往体质可,无手术史、疾病史。完善各项检查后2月11日在全麻VATS下行纵膈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右纵膈胶原纤维组织增生伴小区梭形纤维母样细胞增生,术后予胸腔闭式引流(外露30cm在位通畅,咳嗽时水柱波动明显,无气泡逸出,无液体流出)、心电监护、禁食、留置导尿、氧驱动吸氧、止痛、抗感染、化痰止咳及补液支持等治疗。术后第二天2.13自主咳嗽咳痰情况好,胸腔闭式引流引流管流出淡血性液体160ml,医生予拔除胸管,肛门已排气,指导患者流质饮食,疼痛能耐受,护士协助下床活动,生命体征平稳,予改二级护理,停心电监护,改鼻导管吸氧,继续抗感染治疗。2.16术后恢复过程顺利,出院。汇报病史纵隔位于双侧胸腔之间,胸骨后,脊柱前,上为颈部入口,下达膈肌。为了便于诊断和治疗,人为地将它分为上下纵隔(以胸骨角与第4胸椎下缘),下纵隔又分为前中后纵隔四个区域。在这个区域里有心脏及出入心脏的大血管、食管、气管、胸腺、神经及淋巴组织等,所以它是重要生命器官的所在地。纵隔的解剖纵隔的分区前纵隔上方上纵隔,前方胸骨,后方至心包中纵隔前纵隔到后纵隔之内所有结构后纵隔心包后方所有组织什么是纵隔肿瘤什么是纵膈肿瘤?纵膈丌是器官,而是一个解剖的区域。纵膈里的组细器官多,因而可収生多种多样的肿瘤,即使肿瘤很小也会引起循环、呼吸、消化呾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儿童纵膈肿瘤的収病率较成人为低,但癌发机会多。约有2/3的病儿早期有咳嗽、低热、呼吸困难等症状,这是呾儿童胸腔容量小有关。有些病儿在胸部X线检查时偶而収现,如果是恶性肿瘤则有贫血呾消瘦现象。収现上述症状应及早就医,医生可由胸部X摄片来确定肿瘤部位大小,通过超声波检查得知肿瘤的性质纵隔肿瘤的好发部位上纵隔前纵隔中纵隔后纵隔胸腺瘤畸胎瘤纤维肉瘤神经源性肿瘤淋巴瘤胸腺瘤支气管囊肿胸导管囊肿胸内甲状腺肿淋巴瘤淋巴瘤脂肪瘤纤维瘤血管瘤检查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有助诊断。诊断1、胸闷、胸痛、咳嗽、气短是最常见的症状。2、体检可有胸骨隆起,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局限姓哮鸣音,或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3、X线检查可见纵膈肿块阴影或囊性阴影。4、CT和核共振检查可见纵膈占位病变。5、纵膈肿块穿刺活检,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诊断。治疗纵隔肿瘤的治疗,一般需要手术治疗。恶性肿瘤在手术后,还要进行必要的放疗和化疗。常见症状如下:1、呼吸道症状2、神经系统症状3、感染症状4、压迫症状5、特殊症状纵隔肿瘤的临床表现胸闷、胸痛一般发生于胸骨后或病侧胸部。大多数恶性肿瘤侵入骨骼或神经时,则疼痛剧烈。咳嗽常为气管或肺组织受压所致,咯血较少见。1、呼吸道症状由于肿瘤压迫或侵蚀神经产生各种症状:如肿瘤侵及膈神经可引起呃逆及膈肌运动麻痹;如肿瘤侵犯喉返神经,可引起声音嘶哑;如交感神经受累,可产生霍纳氏综合症;肋间神经侵蚀时,可产生胸痛或感觉异常。如压迫脊神经引起肢体瘫痪。霍纳氏综合症:由于交感神经中枢至眼部的通路上受到任何压迫和破坏,引起瞳孔缩小、眼球内陷、上睑下垂及患侧面部无汗的综合征。2、神经系统症状如囊肿破溃或肿瘤感染影响到支气管或肺组织时,则出现一系列感染症状。3、感染症状:上腔静脉受压,常见于上纵隔肿瘤,多见于恶性胸腺瘤及淋巴性恶性肿瘤。食管,气管受压,可出现气急或下咽梗阻等症状。4、压迫症状畸胎瘤破入支气管,患者咳出皮脂物及毛发。支气管囊肿破裂与支气管相通,表现有支气管胸膜瘘症状。极少数胸内甲状腺肿瘤的病人,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状。胸腺瘤的病人,有时伴有重症肌无力症状。5、特殊症状1:认真接待病人,使尽早熟悉病房环境。2:做好入院宣教,介绍其他病友的治愈率,使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