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正日益提高,生活质量也逐步改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中国人向来是“民以食为天”的,自然对饮食文化情有独钟,况且在“衣食住行”中,食排在第二位,可知其在人们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精神文化越来越受重视的同时,所谓“吃喝”的饮食文化却在受到人们的排斥,认为这是低级的、庸俗的、肤浅的。其实,中国饮食文化之大精深是一般人不知道,更想不到的。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相当深厚,饮食文化也涵盖在中,是一个极其广阔的研究领域。放眼世界,每个地域的文化大背景都是由千百年来点滴汇聚而成的,都是经历了许许多多才形成了现在的一套文化体系,于是也便有了千差万别。饮食文化也不例外。近年来,随着改革开 放的大潮 ,越来越多的西 餐 业 涌 入 了中国,许多西 餐 轻易 的上 了中国人的饭 桌 ,年轻人们更是对西 餐 很 热 中。可以说 ,中国人的饮食习 惯 正悄 悄发生着改变 … … 第一章 观 念 上 的差异 1.1 中方 的“泛 食主 义 ”与 西 方 的“食(实) 用 主 义 ” 孔 子 在《 礼 记 》 中曾 说 “饮食男 女 ,人之大欲 存 焉 ”,与 孟 子 处 于同时代 的告 子 也曾 说 过 “食色 性 也”。这两 句 话 实际 上 反 映 了古 人对人生的一种 看 法 。孔 子 认为“凡 是人的生命 ,不离 两 件 大事 : 饮食、男 女 。一个是生存 问 题 ,一个是爱 情婚 姻 问 题 。所谓饮食,等 于民生问 题 ,男 女 属 于康 乐 问 题 。人生就 离不开 这两 件 事 ” ; 而告 子 也认为“食”和 “色 ”是人的本 性 。在中国,饮食已上 升 到了一种 几乎 超 越其他 一切 物质形态 和 精神形态 的举足轻重的东 西 ,这也反 映 在人们日常 生活中的各 个方 面 。其中最 为常 见 的要 算 是中国人之间 相互 询问 的那 句 “你 吃过 了吗 ?”。中国人每天要 做 的第一件 事 ,也往 往 是吃,或 为吃做 准 备 。所谓的“开 门 七 件 事 :柴 、米 、油 、盐 、酱 、醋 、茶 ”,哪 一件 不关 于饮食? 孩 子 出 生要 吃,满 月 要 吃,周 岁 要 吃,结 婚 要 吃。人到了六 十 大寿 更要觥 筹 交 错 庆 祝 一番 ,甚 至 去 世也要 吃,叫 做 “红 白 喜 事 ”; 客 人来了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