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谈企业流程再造与信息化的关系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应用带来的信息革命进而引发的社会革命要求我们的企业建立起适应新的信息社会竞争需要的企业模式。业务流程再造(Bu 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正是在信息革命的大潮下提出的。信息革命是 BPR 发展的源泉,信息技术更是 BPR 进行的动力和帮助实现企业改革的有力工具。我们在进行企业业务流程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驱动作用,来帮助企业更好地规划业务流程。同时,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 BPR 将会给企业带来的各方面的变革,以一种求新、求变的态度来进行信息化应用。只有信息技术与 BPR 管理思想双向驱动,才能更好地达到信息技术与管理思想的相结合,创造出完美的企业运作模式。 一、 企业流程再造的产生和内涵 (一) BPR 的产生 任何一种管理理论和方法都适应于特定的经营环境,适应于工业经济社会的时代背景,二战以后提出的众多管理理论主要基于“分工”的思想,如目标管理(MBO)、Z 理论、全面质量管理(TQM)、适时制造(JIT)等,虽然这些管理理论都曾在特定时期作出过创新,但在全新的经营环境中,都有些不合时宜,无法给企业带来实质性的进步。企业自身的变革需要动力和压力的驱动。进入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企业所处的商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顾客需求瞬息万变、技术创新不断加速、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和了解推动企业变革的三种驱动力(3C):客户(Cu stomen)、竞争(Competition)和变化本身(Change),这一切构成了影响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三股力量。工业经济时代的商业规则和“科层制”管理模式已不能使企业适应以 3C 为特征的外部环境,甚至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存。问题的关键不在工作本身和工作的人,而是在整个流程的结构和企业发展的着眼点,业务流程重组势在必行。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的另一产生背景在于当美国企业感受到来自其他国家企业严重挑战时,而不得不针对自身竞争能力的不断下降做出反思。在全球企业经营环境变化迅速的过程中,一些早先业绩颇佳的美国企业由于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没有及时采取快速变革的措施以适应新的竞争形势,从而丧失了在日趋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的优势地位。20 世纪80 年代以后,美国企业开始积极向日本同行学习,并简单地认为将日本的成功经验移植过来就可以取得成功,但实际情况表明,这种改良式的变革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