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谈北宋柳永词的影响及艺术特征 柳永(约 9 7 1 -1 0 5 3 ),字耆卿,初名三变,字景庄,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人。北宋著名词人。出身于儒宦世家,工部侍郎柳宜少子,景祐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世称柳屯田。柳永为人放荡不羁,仕途更为坎坷。时人将其举荐于仁宗,却只得四字批语:“且去填词”。仕途无涯,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流连于歌楼舞榭,沉迷于声色词曲,潦倒终身,竟由群妓合金而葬。在历史上他不为统治阶级和正统文人所喜爱,所以他的事情只在一些地方志。野史及笔记小说中有零星记载。如今,在柳永的故乡——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武夷山,为他建起了纪念馆,又举办首届柳永学术研讨会,实在是件大好事!让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他应得的席位!让他在文学艺术上的创建,能更好地为后人所学习、所借鉴! 作为一介书生,走科举之路、入仕途,当是柳永少年时代的唯一选择,只叹他屡试屡遭失败!少年时的他,居住在京城开封,已有“多游狭邪”、“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之名,仁宗就曾因嫌他“浮艳虚华”而不取他当进士。怀才不遇的三变,转而对功名富贵采取了冷淡狂傲的态度,最能说明他这种转变的是他的词《鹤冲天》,这首词传入仁宗的耳中后,对他便有了成见,三变入仕途也就更无望了。对仕途彻底失 2 望了的三变,于是更加放荡行骸。政治上的抑郁失志,生活上的特殊经历,以及他的博学多才,妙解音律,使这位“浅斟低唱”、“怪胆狂情”的浪子,成为致力于词作的“才子词人”。由于柳永对社会生活有相当广泛的接触,特别是对都市生活、妓女和市民阶层相当熟悉。都市生活的繁华,妓女们的悲欢、愿望及男女恋情,自己的愤恨与颓放、离情别绪和羁旅行股的感受,都是其词的重要内容。此外,也有一些反映劳动者悲苦生活、咏物、咏史、游仙等作品。大大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他接受民间乐曲和民间词的影响,大量制作慢词,使慢词发展成熟、并取得了与小令并驾齐驱的地位。在词的表现手法上,他以白描见长;长于铺叙,描写尽致;善于点染,情景交融,抒情色彩强烈;语言浅易自然,不避俚俗,使其词自成一格,广为流传。叶梦得《避暑录话》中言称:“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足见其靡盛,而纪昀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倍加推崇:“诗当学杜诗,词当学柳词。现存的《乐章集》一卷中,就保存了他的词近二百首。 柳永在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方面都有新的开拓,标志着宋词的重大变化,对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