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教兴国战略 浅谈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科学分析和总结世界近代以来特别是当代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趋势和经验,并充分估计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人民生活和现代化进程的巨大影响,根据我国国情,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发展战略。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纵观每个时段对科教兴国的目标及成果: 1992 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把经济建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1995 年 5 月 6 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江泽民在会上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实现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同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 年远景目标的建设中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列为今后15 年直至21 世纪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之一。 1996 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 年远景目标,“科教兴国”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 1998 年 4 月,在中国科协主办的“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专家论坛”第3 次大会上,我国学者宣布,从1981 年到1997 年的10 多年里,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31. 65%。同年5 月,为了严格执行《教育法》、《科技进步法》,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有关教育、科技投入的规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科技经费预算安排和确保教师工资按时发放的通知》。 1998 年经中央批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成立,并于6 月 9 日举行第一次会议。朱镕基总理主持,指出要深入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知识经济和建立创新体系的重要批示精神,国家要在财力上支持知识创新工程的试点,要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