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闽南文化中的闽南民间歌谣 蔡家谱 闽南歌谣与闽南文化的构成关系极其密切,是闽南文化的折射和体现。闽南文化与闽越文化的遗风、中原文化的传入、宗教文化的传播关系相当大,闽南民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闽南文化独有的丰富内容。 中原文化因北方汉人的大量的迁入而传入闽,所以福建闽南歌谣中的许多表现与中原文化相关的内容。如闽南民歌当中的传说故事歌——史诗类:德化的《舜哥歌》从盘古开天地唱起,讲了尧舜禅让的故事。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唱的:姚舜行孝传天下,堪称国内第一人;尧帝当面就禅让帝位自称臣。姚舜听了心不宁,便对尧帝当面讲分明:帝殿君王的福分,从小不敢相争登。尧帝再三表真诚,行孝爱民人人敬;。。。。。。安溪的茶歌调《孟姜女送寒衣》对孟姜女从成婚到为丈夫寒衣再到与秦王对骂进行描写,以致“秦王被骂跳入海,东海传来水牛声。” 许多传说故事歌中的人物和情节其源头都可以追溯到中原。 福建的宗教十分兴盛,特别是佛教和道教长期影响着福建人民的生活。如惠安的《正月正》歌中有一段唱佛教的盂兰盆节的热闹: “盂兰大会号无遮,到处募缘笑语哗。演唱 《木连》三日夜,纷纷看剧乱如麻。”各类巫师在举办各种法事时常唱出独特的经咒诀术歌谣,如永春的《乌髻观音咒》、《黄公祖师咒》、德化的《关帝咒》等 闽南文化最主要的特点是多元性,闽南歌谣的特点与闽南文化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这里说的多元性指的是闽南缺乏一种征服力很强的强势文化,谁也征服不了谁,谁也取代不了谁,由此形成的文化割据的状态。在闽南文化当中有:厦门文化(作为经济特区和历史上五口通商的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比较容易接受外来文化的交流,这是主要针对岛内而言的,针对岛外,海沧、杏林、集美、同安,又因距离差距大小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方言区,这是由于这些地方靠近内陆又没有对外开放所决定的。)、泉州文化(沿海的石狮、晋江文化与山区的安溪、永春文化又不一样。)、 漳州文化(从石码、东山、漳州市区等地又随着地理位置、经济情况的差异表现出的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这种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各文化区域人的性格差异、方言差异、民间信仰差异、民俗民风差异、民间艺术形式差异等方面,正是这些差异使闽南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作文闽南文化载体之一的闽南民间歌谣,其多元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同属闽南语,乡音各异。闽南语极其复杂,而其复杂性在于同是在闽南方言区内有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