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 (2008~2012年) 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席会议 二〇〇九年四月 前 言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有效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滇西北地质特殊、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元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水资源、有色矿产资源和生态景观资源最富集的地区,属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和独龙江的中上游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切实保护好滇西北的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遏制生物多样性锐减的趋势,云南省人民政府从 2000年就全面停止了滇西北的天然林采伐,实施了大规模的生态建设工程,建设了 27个自然保护区以及不少其它类型的保护地,制定和颁布了《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云南省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等法规政策,初步形成了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但是,从总体上看,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力度仍然不够,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因素依然存在,滇西北生态环境也极其脆弱。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显得更加繁重。 2008年2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召开滇了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会议,发表了《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丽江宣言》,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为认真贯彻落实《若干意见》,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席会议组织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大学、西南林学院、云南省社科院、云南省环科院等单位的有关专家,编制了《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2008~201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按照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和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的要求,进一步与《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作了衔接,吸收了我省在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大量研究成果,参考了国家正在修编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广泛征求了各有关州市部门和专家的意见,提出了本《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重大行动和保障措施。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各项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我们将根据情况变化对《行动计划》适时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 目 录 第 1章 背 景 1.1滇西北自然与经济社会概况 1.2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