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考复习教案) 一、复习目标: 1 、探索并了解点和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2 、理解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3 、掌握切线的判定定理及切线的性质定理,熟练运用它们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 二、复习重点和难点: 复习重点: 1 、熟练运用切线的判定定理和切线的性质定理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 2 、掌握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性质和判定方法。 复习难点: 1 、利用切线的判定定理和切线的性质定理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 2 、利用切线的性质和判定进行证明或计算时如何正确添加辅助线。 三、复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 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有三种:点在圆外,点在圆上,点在圆内. 设圆的半径为 r,点到圆心的距离为 d,则 点在圆外 d>r. 点在圆上 d=r. 点在圆内 d<r. 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相交、相切、相离. 设圆的半径为 r,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d,则 直线与圆相交 d<r; 直线与圆相切 d=r; 直线与圆相离 d>r 3.切线的性质和判定 (1)切线的定义:直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时,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 (2)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3)切线的判定方法一: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4)切线的判定方法二: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注意: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的方法有两种:(1)当直线与圆有一个公共点时,把圆心和这个公共点连结起来,然后证明直线垂直于这条半径,简称“作半径,证垂直”;(2)当直线和圆的公共点没有明确时,可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再证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简称“作垂线,证半径.” (二)典例精析: 例1、如图,直线PA 过半圆的圆心O,交半圆于A,B 两点,PC 切半圆与点C,已知PC=3,PB=1,则该半圆的半径为 ▲ . 【分析】连接OC,则由直线PC 是圆的切线,得OC⊥PC。设圆的半径为x,则在Rt△OPC 中,PC=3,OC= x,OP=1+x,根据地勾股定理,得OP2=OC2+PC2,即(1+x)2= x 2+32,解得x=4。即该半圆的半径为4。 【学过切割线定理的可由PC2=PA•PB 求得PA=9,再由AB=PA-PB 求出直径,从而求得半径】 例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 是直角梯形,BC∥OA,⊙P 分别与OA、OC、BC 相切于点E、D、B,与AB 交于点F.已知A(2,0),B(1,2),则tan∠FDE= ▲ . 【分析】连接PB、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