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类常见的计算难点问题(侧重1,三步法解题思路的应用) 1,多对象,多过程问题。 2,充气,放气问题(侧重1,理解类2,P1V1=P2V2+P3V3) 3,P,V,T 变化不明朗,判断类(侧重1,借助活塞,液柱平衡来判断) 4,含有热力学定律的计算(1,恒压变化做功 2,p-v 图像求做功) 1,多对象,多过程问题。 如图8,由U 形管和细管连接的玻璃泡A、B 和C 浸泡在温度均为0℃的水槽中,B 的容积是 A 的3 倍.阀门 S 将 A 和B 两部分隔开,A 内为真空,B 和C 内都充有气体.U 形管内左边水银柱比右边的低 60m m .打开阀门 S,整个系统稳定后,U 形管内左右水银柱高度相等.假设 U 形管和细管中的气体体积远小于玻璃泡的容积. 图8 (1)求玻璃泡C 中气体的压强(以 m m Hg 为单位); (2)将右侧水槽的水从 0℃加热到一定温度时,U 形管内左右水银柱高度差又为60m m ,求加热后右侧水槽的水温. 答案 (1)180mmHg (2)364K 如图9 所示,均匀薄壁 U 形管竖直放置,左管上端封闭,右管上端开口且足够长,用两段水银封闭了 A、B 两部分理想气体,下方水银的左右液面高度相差 ΔL=10cm ,右管上方的水银柱高 h=14cm ,初状态环境温度为27℃,A 气体长度l1=30cm ,外界大气压强 p 0=76cm Hg.现保持温度不变,在右管中缓慢注入水银,使下方水银左右液面等高.然后给 A 部分气体缓慢升温,使 A 中气柱长度回到 30cm .求: 图9 (1)右管中注入的水银高度是多少? (2)升温后的温度是多少? 答案 (1)Δh=30cm (2)t=117 K a b 如 图 2- 16,一 上 端 开 口 、下 端 封 闭 的 细 长 玻 璃 管 竖 直 放 置 。玻 璃 管 的 下 部 封 有 长 l1= 25.0 cm的 空 气 柱 , 中 间 有 一 段 长 为 l2= 25.0 cm 的 水 银 柱 , 上 部 空 气 柱 的 长 度 l3= 40.0 cm。 已 知 大气 压 强 为p0= 75.0 cmHg。 现 将 一 活 塞 (图 中 未 画 出 )从 玻 璃 管 开 口 处 缓 慢 往 下 推 , 使 管 下 部空 气 柱 长 度 变 为 l′1= 20.0 cm。 假 设 活 塞 下 推 过 程 中 没 有 漏 气 , 求 活 塞 下 推 的 距 离 。 图 2- 16 解 析 : 以cmHg 为 压 强 单 位 。 在 活 塞 下 推 前 , 玻 璃 管 下 部 空 气 柱 的 压 强 为p1=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