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管式膜技术手册VIP免费

管式膜技术手册_第1页
1/20
管式膜技术手册_第2页
2/20
管式膜技术手册_第3页
3/20
目录第一章 HEADWAER®超微滤膜技术综述 11、微滤 12、超滤 13、超微滤作为 RO(反渗透和纳滤)系统的前处理技术分析 24、微滤膜和超滤膜作为反渗透和纳滤的前处理技术经济分析 4第二章管式膜设备简介 51. 管式复合膜简介 52. 管式膜材料 53. 管式膜组件 64. 主要技术参数 75. 管式膜组件特点 96. 管式膜工作原理 9第三章 HEADWAER®管式膜成套设备 111. TCMF/TCUF 连续微滤、超滤机组 121.1 管式超、微滤过滤原理 121.2 管式超、微滤工艺流程 132. 工作原理 152.1微絮凝 152.2过滤方式 162.3反洗方式 162.4正常生产 182.5控制系统 18第一章 HEADWAER®超微滤膜技术综述1、微滤又称精密过滤,是滤除 0.1〜1.Oym 微粒的过滤技术。我公司自行开发的 TMF 微滤膜,是由超高分子聚合物(PVDF/UHMW-PE)制成的微孔滤膜,根据孔径大小分为0.1,0.2,0.45,1.0,10pm 几种规格,结合微絮凝技术,将原水中的悬浮颗粒、胶体、有机大分子、细菌、微生物等分离出来,使水净化。微絮凝——微滤膜技术:水中含有悬浮物(粒径>0.2pm)>胶体物(粒径在 0.02〜0.2pm 之间)和溶解物,微絮凝技术即是往水中投加絮凝剂,利用络合离子形成、离子隅形成以及 Zeta电位的降低等机理将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凝结,形成矶花,通过微滤膜,将大于0.1pm 的颗粒(包括矶花合悬浮颗粒)去除。通过此项技术,可以将水中一部分小于 0.1pm 的胶体去除,对胶体其去除率为 90%以上;对 TOC、COD 的去除率为 50%以上。我公司的管式复合微滤膜不同于其他的微滤膜,是由中性的超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管式膜,耐带电荷的絮凝剂的污染(即不产生吸附污染)耐悬浮固体。采用这种微絮凝-微滤滤膜相结合的技术,可处理各种不同水质的原水,且通过絮凝吸附原理对有机物的综合去除率高于 0.01pm 的超滤膜。2、超滤超滤介于微滤和纳滤之间,截留分子量为 500〜500,000 左右,孔径为 0.01 口m〜0.1 口 m,但两者没有对应关系。为了在过滤精度和膜透过率之间找到一最优化平衡,在水处理行业中常用 0.01〜0.1 口 m 的超滤膜,这种膜对应的切割分子量(能截留的分子大小)为 10 万道尔顿,这种孔径的超滤膜可去除高分子有机物,但不能去除水中的低分子有机物。对于自然环境中的原水,有机污染物的分子量皆小于此值。因此在饮用水和污水处理中选用超滤的主要目的是要去除悬浮物、胶体,而不是去除有机物。微滤和超滤没有一个很明确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管式膜技术手册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