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填报说明一、使用对象及报送时间使用对象:实行查帐征收方式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报送时间要求:年度终了后四个月内。纳税人发生解散、破产、撤销情形,并进行清算的,应在办理工商注销登记之前,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纳税人有其他情形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应当在停止生产、经营之日起60 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二、表头项目“税款所属期间”:一般填报公历某年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纳税人年度中间开业的,应填报实际开始经营之日至同年12 月 31 日;纳税人年度中间发生合并、 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 按规定需要清算的, 应填报至实际停业或法院裁定并宣告破产之日,并按《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 国税发 [2005]200 号) 的规定进行纳税申报。1、“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统一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2、“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登记证所载纳税人的全称。三、表间结构及与附表的勾稽关系1、第 1 行=附表一 (1)第 1 行或附表一 (2)第 1 行或附表一 (3)第 3 至 7 行合计。2、第 2 行=附表三第 4 列第 17 行。3、第 3 行=附表三第 6 列第 17 行。4、第 5 行=附表一( 1)第 16 行或附表一( 2)第 16 行或附表一( 3)第 10 行和第11 行合计。5、第 7 行=附表二( 1)第 1 行或附表二( 2)第 1 行。6、第 9 行=附表二( 1)第 29 行或附表二( 2)第 39 行。7、第 10 行=附表三第 9 列第 17 行。8、第 11 行=附表二( 1)第 17 行或附表二( 2)第 26 行或附表二( 3)第 14 行。9、第 14 行=附表四第 41 行。10、第 15 行=附表五第 21 行。11、第 16 行=第 13+14-15 行。11、第 17 行=附表六第 10 列第 6 行,且第 17 行≤第 16 行。12、第 18 行=附表七“一、免税所得合计” ,且第 18 行≤第 16-17 行。13、第 20 行=附表八第 5 列“一、公益性捐赠合计” 。14、第 21 行=附表九第 7 行第 6 列,且第 21 行≤第 16-17-18+19-20 行。15、第 22 行=第 16-17-18+19 -20-21 行。16、第 25 行≤第 24 行。17、第 26 行=附表十第 7 列“合计”行。18、第 27 行=附表十第 12 列或第 8 列+第 11 列的“合计”行,且≤第9 列(当第 8列≤第 9 列)或等于第 9 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