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生儿水肿水肿 (edema) 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其突出表现是体重增加,系由体液在组织间隙内积聚过多, 致使全身或局部发生肿胀。 出生时已有全身性水肿称胎儿水肿 (hydrops fetalis) ,并常伴浆膜腔积液。生后各种原因所致的水肿称新生儿水肿,多见于四肢、腰背、颜面和会阴部。水肿可由身体某一部位开始,而后波及全身。水肿压之凹陷者称为凹陷性水肿,压之不凹陷者称为非凹陷性水肿。在胎儿及刚出生的新生儿因细胞外液较细胞内液多,故有生理性水肿。 此种水肿于生后数天内即自行消失。目录1 症状体征2 用药治疗3 饮食保健4 预防护理5 病理病因6 疾病诊断7 检查方法8 并发症9 预后10 发病机制症状体征1.生理性正常新生儿的体液总量占体重的80%,高于其他年龄组, 增加的部分主要在细胞外液,因此正常新生儿具有一定程度的水肿,早产儿尤为明显,甚至可出现指压痕, 以手背、 足背及眼睑等处明显。 与新生儿尤其早产儿血循环中的心利钠素水平较低有关, 影响肾脏排钠的作用和水分的排出。随着生理性体重下降,多余的液体排出后,水肿自然消失。2.贫血性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贫血可在新生儿出生后出现水肿,且水肿和贫血程度不一定完全平行。新生儿尤其体重<1500g 早产儿,维生素 E 贮存少,生后生长发育快,维生素E 需要量大,缺乏时在新生儿后期出现水肿,以下腹部、外阴及大腿较明显,至生后6~8 周贫血方更明显,此时网织红细胞增高,血小板增加或出现固缩红细胞。用维生素E 治疗后,尿量增多、水肿很快消失。3.心源性各种严重心律失常、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和弹力纤维增生症均可在新生儿期发生心功能不全,而出现水肿。表现为喂养困难,体重增加(每天增加 80~100g) ,吃奶时面部多汗,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心音低钝,可有奔马律,脉搏减弱,心脏大。先天性心脏病可有发绀、心脏杂音。两肺吸气末可闻及细湿啰音。肝进行性肿大。水肿开始位于眼睑和胫骨前,严重时水肿加重,并有少尿或无尿。四肢张力低。肢体末端凉。X 线检查显示心脏增大,心搏动减弱,肺纹理增多增粗,心电图往往有各种心律失常(如期前收缩、心动过速 ),并伴有房内或室内传导延迟, QRS 低电压, ST 段下移, T 波低平或倒置,在V4RV1导联可出现异常 Q 波。超声心动图可提示左室扩大和心室功能损害。血清学检查显示天门冬氨酸转移酶、 谷草转氨酶、 乳酸脱氢酶和磷酸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可有不同程度升高。4.肾源性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