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呼吸道医院感染概述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诊断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易感危险因素呼吸道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主要内容呼吸道医院感染概述呼吸道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呼吸道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病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喉及喉以上的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和肺的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铜绿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克雷伯菌属•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常见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诊断咳嗽、痰粘稠,肺部出现湿罗音•发热•白细胞总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侵润性病变慢性气道疾患患者稳定期继发急性感染,并有病原学改变或X线显示与入院时比较有明显改变或新病变临床诊断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诊断痰液连续两次分离出相同病原体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6cfu/ml血培养或并发胸腔积液者的胸液分离到病原体经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105cfu/ml痰或下呼吸道采样标本中分离到通常非呼吸道定植的细菌或其他特殊病原体免疫血清学、组织病理学的病原学诊断证据病原学诊断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手术后肺炎•通气相关性肺炎呼吸口咽部胃飞沫工作人员的手PH降低细菌定值细菌定值吸入气溶胶吸入吸入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患者情况治疗病情严重,如:感染性休克镇静剂全身麻醉年龄(老年或者新生儿)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人工呼吸外科手术(胸部/腹部)呼吸机,鼻饲通气时间延长重要脏器损伤抗生素治疗,H2受体阻滞剂免疫抑制剂和细胞毒药物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合并心肺疾病脑血管意外昏迷重度吸烟者呼吸道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治疗和护理原发病•加强病人的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加强口腔护理•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鼓励病人戒烟•胸、腹部手术,尽可能避免使用镇静剂•术后早期活动易感病人•进行鼻饲、胃肠减压、插管洗胃、吸痰、气管内滴入和气道冲洗等护理时,防止误吸和异物进入呼吸道•注意采集病人、尤其是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接受较长时间机械通气的病人的痰及呼吸道创口分泌物,进行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观察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及掌握治疗效果•雾化液体必须是无菌液体,并经无菌配置•人工气道患者尽可能采取床头抬高30—45度体位•尽可能采用无创通气•尽可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呼吸道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严格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为病人吸痰操作应戴一次性手套•处理气管切开部位时,必须双手戴无菌手套或采用“非接触”技术•吸痰管一用一消毒或使用一次性吸痰管•进行有创性介入治疗按手术无菌技术要求进行切断感染途径•除紧急情况外,气管切开必须在手术室施行•对有特殊感染病人的痰及呼吸道分泌物的处理按《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处理•各类呼吸治疗装置使用后应清洗、消毒或灭菌,干燥保存,包装完整,避免再次污染•待消毒或灭菌的呼吸治疗装置或用品应首先彻底的清洗,去掉血迹、组织、食物及其它残渣•如果已标明“污染”或来自隔离病人处的,应在初步消毒、去污染后,再清洗、灭菌呼吸道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接触粘膜的呼吸治疗装置应在使用后进行灭菌,如条件有限,至少要进行高水平消毒•呼吸机管路应进行灭菌,至少是高水平消毒•及时清除呼吸机管道中的冷凝水并消毒•呼吸机的内部运转机械,在更换病人使用时可不进行常规消毒,当疑有特殊病原体污染时要进行消毒呼吸治疗装置的管理•复苏器的面罩等物品使用后至少要进行高水平消毒•传染病人或有特殊感染病人应用的呼吸机等,在隔离期间应留在病人床单位或隔离间,不可与其他病人共用•传染病人隔离结束要进行终末消毒•用密封包装的无菌药物作为呼吸道给药•用于雾化器和湿化器的大瓶包装的无菌液体,打开后要于24h内使用,剩余液体应弃掉•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湿化器等应每天消毒并更换无菌水•正确采集标本,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对能传播或有潜在传染性的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应执行呼吸道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