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质量管理体系解读质量部1目录1.华为质量管理体系概述2.华为质量管理体系理论基础3.华为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实践4.华为质量文化建设2华为质量管理体系概述•华为质量管理体系发展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流程管理:IPD+CMMI流程管理体系第二阶段:标准量化:建立明确的质量标准第三阶段:零缺陷管理:全员参与的质量文化第四阶段:以客户体验为导向的闭环:以客户为中心•华为质量管理体系形成过程中,借鉴了日本、德国的质量文化,建立了遵循规则流程、一次把事情做对、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3华为质量管理体系的起点2000年,深圳,华为质量反思大会:从客户那里换回来的坏设备的单板,以及一趟一趟来回飞的机票,被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装裱在相框里,成为那一次质量大会的“奖品”。而这个“奖品”则成为很长一段时间大家办公桌上最重要的一个摆设,时时刺激着每一位当事人。4第一阶段:IPD+CMM•IPD和CMM是全球通用的语言体系,使得客户可以理解华为的质量体系,并可以接受华为的产品与服务。•质量管理基于业务流程。•比如: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人的不同会导致产品有很大的差异,而这套体系通过严格的业务流程来保证产品的一致性。5第一阶段:IPD+CMM•质量管理活动已有效地融入到了各主要业务流程当中•质量体系架构分为:研发质量体系、供应链质量体系、交付质量体系6第二阶段:建立产品质量标准•华为在为不同的运营商服务时,需要仔细了解每一家的标准,再将标准信息反回到国内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环节。•在流程基础上,强化了产品标准对于质量的要求,通过量化指标让产品得到客户的认可。•比如:基于这些年对于标准体系的建立,华为现在已经可以全球统一发布新款手机。•加拿大528项目,根据CSA标准梳理出设计、测试和制造各环节产品标准7第三阶段:全员质量管理,构建质量文化•华为开拓日本、韩国等市场,来自这些市场的客户的苛刻要求让华为对质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日本客户看来,无论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缺陷,只要有缺陷就有改进的空间。•在流程和标准之外,需要一个大的质量体系,更需要一个企业质量文化的建设。•2007年4月,华为公司70多名中高级管理者召开了质量高级研讨会,以克劳士比“质量四项基本原则”(质量的定义、质量系统、工作标准、质量衡量)为蓝本确立了华为的质量原则,这就是华为质量史上的十一届三中全会。8第四阶段:以客户为中心的闭环质量管理体系•日本的卡诺博士(NoriakiKano)定义了三个层次的用户需求: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和兴奋型需求,他是第一个将满意与不满意标准引入质量管理领域的质量管理大师。•这就要求要基础质量零缺陷之外,要更加重视用户的体验。也正因为这个以客户为中心的闭环质量管理体系,使得华为在2016年3月份获得了“中国质量奖”。9目录1.华为质量管理体系概述2.华为质量管理体系理论基础3.华为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实践4.华为质量文化建设10华为质量体系理论基础:零缺陷•零缺陷意味着质量是完完全全地符合要求,而不是浪费时间去算计某个瑕疵的可能危害能否容忍,其核心就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全员参与,每一个层级都要把事情做对。•在公司层面需要有明确的目标牵引,在管理层要有明确的责任,在员工层面要有全体参与的意愿和能力。11华为质量体系理论基础:零缺陷•公司最高层:每年轮值CEO都会设定质量目标,实行目标牵引。•轮值CEO设定目标的原则:如果质量没有做到业界最佳,那么就把目标设为业界最佳,尽快改进;如果质量已经达到业界最佳,那每年还要以不低于20%的速度去改进。•2001年,华为引入盖洛普每年对客户进行调查,并对质量打分,这个分数成为第二年设定目标的基数。12华为质量体系理论基础:零缺陷•管理层:在不同的产品体系里每年都会对管理者做质量排名,排名靠后的主管要问责。这一规划每年都坚定执行,促进后进的主管,让每个主管都尽最大的力量往前跑,让管理层真正起到带头作用。•员工层面:全员参与有两个层面的问题要解决:一是意愿,二是能力。从意愿上,华为会设定考核目标,将质量作为员工考核的重要指标,同时也会设定很多奖项对质量方面表现突出的员工实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