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与印刷开料 目录 一、纸的历史 二、常用纸张介绍 三、纸张的数量和质量 四、开本尺寸与纸张规格 五、书刊用纸开法分类 六、书刊用纸量的计算 七、书脊厚度的计算 八、书刊直接成本计算 附、常用纸张的开切方法和尺寸 一、纸的历史 1 .记录文明的载体 从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岩画、彩陶、龟甲兽骨、青铜、漆器、石鼓、竹简、木牍、绢丝绢帛、纸 (东汉的许慎在他编写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里谈到“纸”的来源。他说:“„纸‟从系旁,也就是„丝‟旁”。这句说话见当时的纸主要是用绢丝类物品制成,与现在意义上的纸是完全不同的。) 大约在 3 5 0 0 多年前的商朝,我国就有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到了春秋时,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龟甲和兽骨,称为竹简和木牍。甲骨和简牍都很笨重,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外出讲学,带的书简就装了五车,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 西汉时在宫廷贵族中又用缣帛或绵纸写字。缣是细绢、帛是丝织品的总称吏一方缣帛上写字时,便于书写,不但比简牍写得多,而且还可以在上面作画,但是价格昂贵,只能供少数王宫贵族使用。 2 .纸的发明 公元前 2 世纪西汉初期已经有了纸。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 1 0 5 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鱼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后世遂尊他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公元1 0 5 年发明造纸后,造纸术就从河南向经济文化发达的其它地区传播。蔡伦虽然不是纸的发明者,但他仍然是一位造纸技术的革新和推广者。 3 .纸的传播 造纸术在 7 世纪经朝鲜传到日本。 8 世纪中叶传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1 2 世纪,欧洲才仿效中国的方法开始设厂造纸。 我国在发明造纸以后,造纸术到公元 7 世纪初期(隋末唐初)开始东传至朝鲜、日本;8 世纪西传入撒马尔罕,就是后来的阿拉伯,接着又传入巴格达;1 0 世纪到大马士革、开罗;11 世纪传入摩洛哥;13 世纪传入印度;1 4 世纪到意大利,意大利很多城市都建了造纸厂,成为欧洲造纸术传播的重要基地,从那里再传到德国、英国;1 6 世纪传入俄国、荷兰;1 7 世纪传到英国;1 9世纪传入加拿大。造纸的发明与传播,使文字的载体成本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知识在平民中的普及得以实现,从而极大的推动了世界科技、经济的发展。 二、常用纸张介绍 名称 特点 适用 规格 报价 元/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