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纸雕艺术 课 时:1课时 课 型:手工课 授课对象:初一学生 教材分析:本课通过对纸浮雕的历史,种类,主要是制作方法的介绍使学生清晰明白的知道一副简单的纸雕是怎样做出来的,且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制作纸雕不仅动手又动脑,培养立体思维能力和立体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对抽象美的认识和创造力,表现材料美与工艺美。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初步了解纸雕的特点、种类及设计制作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对纸雕小天使的制作。欣赏培养、鼓励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开阔思路提高对纸造型的兴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培养对抽象美的认识和创造力,表现材料美与工艺美。培养学生立体思维能力和立体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纸雕的特点,种类,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设计并制作出其它造型的纸雕。 教学方法: 1、教法:提问法、多媒体结合法、演示法、归纳法。 2、学法:观察思考归纳法、理解记忆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纸浮雕范画若干。电脑多媒体.剪刀、水彩笔。 学具准备:剪刀、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3分钟):检查学具 二、引入新课(5分钟):出示各种不同的浮雕作品,引出在一个平面上出现凹凸不平有起浮的就叫浮雕。如:用石头、木头、铁、铜、石膏、纸都可以做浮雕。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用纸来做浮雕画。 石头、 木头、 铁、 铜、 石膏, 纸 三、讲授新课(25分钟): 1、雕塑的定义:指以立体视觉艺术为载体的造型艺术。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铝、玻璃钢、砂岩、铜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雕、刻通过减少可雕性物质材料,塑则通过堆增可塑物质性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的目 的。 2、纸雕的定义: 纸雕是纸经过折叠,卷曲或切割形成有凹凸起伏的直线,弧线造型,在一定的光线照射下,产生立体效果。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汉朝纸的发明及16世纪德国对纸的改良成果。纸雕是一种以纸为素材、使用刀具塑形的工艺。纸作为立体形式的表现物出现得很早,中国很早就有手工扎作而成的人物。随着纸材来源的普及和纸雕技术的演进,纸雕发展成一种赚钱的插图媒体。至今,纸雕仍是立体插图业的尖兵。 3、纸雕的特点:用材简便、制作容易,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