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复习要点总结 1.经济地理学发展概况。 答: 20 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 (一)史志描述 史志描述— — 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初级阶段 (17 世纪以前)代表作《山海经》、《禹贡》、《地理学》等 (二)商业地理研究-经济地理学的前身 1.时间— — 17 世纪至 19 世纪。 2.背景 (1)资本主义发展及大规模商贸出现 (2)地理大发现 3.特点: (1)理论与实践方面推动了商业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2)欧洲地理学中的商业地理学逐渐成为地理研究的重点之一。 (3)商业地理著作的体系开始形成,对商业地理现象进行解释。 (三)经济地理学研究-诞生阶段 1. 背景 (1)产业革命 (2)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1760 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 1882 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 2.特点 经济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经济地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研究全面展开 2.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本书观点) 答: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1)经济活动的内容:包括所有产业 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发生及其原因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即考虑经济活动之间关联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答: 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 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课 题,地理学发展的目标之一。 (1) PRED 指标体系选定问题 (2)区域发展质量的科学认定 (3 )微观尺度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4 )区域生态型经济与循环经济系统的建立问题 2 .)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 全球与地方关系十分复杂,且对区域和企业发展影响很大。经济地理学需要从二者的均衡点及影响因素量化分析方面,探讨建立有关理论体系。 3 )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 我国开发历史悠久、各地发展的地理背景、发展条件、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什么样的格局效率最高?增长极的演进规律?如何形成增长极体系?增长极与区域的组合关系? 4 )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区域经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