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复习思考题 题型: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 第一章 1.简述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内涵 总: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它是研究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概括地说是人类经济活动; 按实体来说,分为: (1)要素:经济活动的参与和影响因素; (2)企业:经济体系中的基本生产单位; (3)产业(行业):按生产活动性质的分类; (4)城市:经济活动在特定空间集聚形成的经济实体; (5)区域:具有一定经济整体性的特定地域范围; 2.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经济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3.试述经济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 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资源如何配置才能满足人类需要等问题。经济地理学试图寻求经济活动的区位和空间组织的一般规律。而这种空间分异规律形成的关键是经济规律的作用。 (2) 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又该怎么办”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与经济地理学十分接近。经济地理学在发展中借用了不少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 (3) 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 自然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对于经济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具有重要影响。 (4) 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 技术条件是经济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的重要决定因素。技术水平的提高,常引起经济区位的变化。 第二章 4.第二章的概念: 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称为区位主体。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区位条件: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属性或资质。就区位条件而言,对区位主体的选择 影响大的为主要区位条件,相对影响较小的为次要区位条件。以工业区位选择为例 :主要有劳 动力 、市 场、能源、交 通 、原 料 、资本 ,次要的有自然条件、用水、税 制 、研究开 发、经营 、其他 因素等。 区位因子 :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 因。分类有经济类因子 (成本 因子 和收 入 因子 )、非经济类因子 (决策 者 、政 策 法 规、社 会 文 化… ) 交 通 网 :连 接地点 交 通 点 之 间的交 通 线 ,即我 们 通 称的“交 通 网 ”,由 点 和线 组成。 交 通 网 的密 度 :是指在某一区域内 单 位面积 的运 输 线 路 的总 长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