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绝缘设计原理VIP免费

绝缘设计原理_第1页
1/10
绝缘设计原理_第2页
2/10
绝缘设计原理_第3页
3/10
电线电缆发展及展望 ——绝缘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电气 08 王俊凯 10041238 综述: 电线电缆是用于传输电力,传输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一大类电工产品。作为输送电能、传递信息和制造各种电机、电器、仪表所不可缺少的基础设备,其重要的地位不言而喻。 同时,电线电缆又是配套行业,产品必须满足不同而相关的行业的各种需求。因此,电线电缆又被誉为国民经济的“血管”和“神经”。 电线电缆的应用涉及电力、信息、能源等多个领域,可以这么比喻:用于电力系统的电力电缆,好比作为人体的血管;电磁波信息传递用的电缆如同人的神经;而作为电极、仪表绕组(线圈)用的电磁线则好比心脏中的重要部件。 由此可以看出,电线电缆在社会生活和所有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作用和不可替代的地位。 笔者认为,在科技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重要电力设备的历史和基本资料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因此,本文将对电线电缆发展历史以及与之相应的基本信息和技术进行叙述。 一.电线电缆发展历史 1、发现“电”可沿金属线传输(1800年前) 公元前 500年,希腊泰勒斯发现摩擦生电。 1729年,英国人格雷发现“电”可以沿金属线传输,人类有了“导体”的概念。 1740年,法国的德札古利埃规定了导体与绝缘的定义。 1744年,德国人温克勒用电线把放电火花传输到远距离,宣告了电线的诞生。 2、“电报机”的发明推动了电报电缆的研发、应用(1875年前) 十九世纪初,丹麦的奥斯特、英国的法拉第、德国的欧姆、美国的亨利等大批欧美物理学家不断发现和创立了现代电学、电磁学的许多基础理论,为今后的电力、信息传输打开了闸门。 1833年,高斯和韦伯制成了第一部电磁指针电报机,用于 1公里长的线路上,用了 6年。 1835年,美国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机,促进了通信电缆的发展。 1839年,库克、惠斯登在伦敦建成了第一条 21公里长的电报线路。1841年纽约港敷设了橡皮绝缘的海底电报电缆。 1851年,英国敷设了穿越英吉利海峡的海底电缆。此后,欧美各国竞相发展;二三十年间,电报电缆几乎遍连各国的主要大城市。至 1920年,英国建成了连接英联邦各国、环绕世界的电报电缆网,引发了美、日等国敷设海底电报电缆的高潮。 3、线缆产品在三大领域繁荣发展(1980年前) (1)电磁线 (11875年,美国人亨利取得了第一个绝缘漆和纤维专利。 2)日本在 1939年开发了玻璃漆包线;1954年制成了硅酮漆包线。德国在 1940年制成了聚氨酯漆包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绝缘设计原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