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并脚跳和单脚交换跳短绳》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依据科学 2011 课标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准,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原有一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跳短绳的方法,提高学生跳短绳的能力。发展学生跳跃及身体协调能力,体验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在互助、协作、友爱的活动中,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体育运动知识,从而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二、教材分析跳短绳是大众型的体育活动,也是小学生最有兴趣的体育活动之一,它设备简单携带方便,动作简单易学,而且不受场地限制,容易开展。跳短绳是以下肢运动为主,结合上肢协调配合的一种体育活动。小学跳绳的教材,各年级要求都逐渐提高,二年级初学,应打好基础,通过跳短绳学习,要让学生初步建立正确的连续并脚跳和单脚交换跳短绳技术概念,基本掌握动作技术,同时发展学生跳跃能力以及协调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以及在集体活动中合作、团结、互助的能力。本次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学生,该年级学生善于观察、表现,喜欢模仿,想象力丰富,但注意力还不够集中。由于大部分的学生已经会跳短绳,但对连续并脚跳的动作技术一知半解,学生跳短绳的能力也参差不齐,学生的运动能力相对薄弱,因此在实际体育活动中,动作的稳定性还需要提高。在教学时,应提高学生的兴趣为主。三、学情分析小学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游戏。但注意力极易分散、兴趣迁移较快、自我控制力差。因此,本课多以符合低年级学生特点的儿童语言贯穿课的始终,以符合低年级学生认知规律的情景化、游戏化、趣味化方式开展各项活动,再加上教师以情带情来感染学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保持。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连续并脚跳和单脚交换跳短绳的动作方法,提高手脚协调配合的能力,发展跳跃能力及身体协调性,增强心肺功能。2.通过游戏,锻炼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良好习惯及坚韧的意志品质。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上下肢协调配合。难点:动作与节奏配合适当。六、教学流程课堂常规---热身运动(数数抱团、绳操)---主教材:连续并脚跳和单脚交换跳短绳---游戏:抓尾巴---放松、总结---宣布下课。内容1. 跳短绳:连续并脚跳和单脚交换跳2.游戏:抓尾巴教学目标1.掌握连续并脚跳和单脚交换跳短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