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山东卷 ) 历史部分第Ⅰ 卷(必做,共100 分)第Ⅰ卷共 2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 10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9.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B.察举制C.科举制D.行省制11.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 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行业矿冶业机器业纺织业食品工业其他工业数量(家)72 3 ?100 153A. 2 B. 31 C.73 D.193 12.1918 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十月革命的影响B.民族主义的高涨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14.“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 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16.1964 年 4 月,77 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表明()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第 Ⅱ卷(必做 110 分+选做 30 分,共 140 分)【必做部分】27.(25 分)17~18 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史料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夫治天下犹曳(y è,拖拉)大木然,⋯⋯ 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二史论黄氏之说, 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 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2 / 4 制度化蓝图 ⋯⋯ 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 ”不侔( mó 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