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仿古园林住宅区:现实中的中国梦来源:建筑论坛与 80 年代曾流行一时的“仿古一条街”不同,与上世纪初用现代材料建造“中国固有形式”不同,更不是“夺回古都风貌”,一场完全模仿古典园林的住宅运动在中国西部兴起。领导这场运动的不是建筑师,而是房产商与他们的策划者。在历经一个世纪现代建筑风潮后的今日,跟不上趟的中国建筑回到了它的最初,回到了那些朝代间可以不分先后的历史岁月。建筑是否严重相关于形式、功能亦或材质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让终于富起来的人们搬进江南巨商才曾拥有的豪宅大院……但这一次,宅子是否大和豪华已不再重要,园林、中国园林成为整个住宅内部的真正中心。当住户说“我家在 XX 园”的时候将不再牵强。很难说,当整园整园的贩卖这样相当形似的古典园林的时候,回头可以看见我们在这一个世纪究竟走了多远。 以下是两位策划人为客户所做的项目描述(我在想,建筑师是否也该有机会对他们的最终客户说些什么)。这是一个已经在出售的住宅区,位于成都西三环路外。 悠悠诗韵,流淌芙蓉古城 一说起成都,自然会令人想起悠久而独特的巴蜀文化,唐代大诗人杜甫有诗云:“暗想旧游浑似梦,芙蓉城下水茫茫。”可见那时有芙蓉之城美称的成都水天浑然一体,芙蓉花开满城,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居住环境相当优美的城市。我们的先辈在当时营造了独具特色的生存空间,其建筑的亲和感、舒适性,留给后人多少赞叹!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凝聚了先辈们对生活与居住、居住与环境的不懈探究的、极富艺术张力的传统建筑越来越少,代之而起的是大量像火柴盒似的建筑。这些源自欧美有用主义的建筑使人们越来越感觉到它们就像一个个装人的笼子,建筑的优美感、人与自然、人与建筑的和谐荡然无存。枯燥沉闷的建筑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条件越来越讲究的人们开始思索:我们究竟在追求一种什么样的居住方式?我们真的能像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诗意地居住”吗?能否让饱含中华民族智慧和心血结晶的古代建筑艺术永驻人间?这是现代城市居民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每一个房屋开发商所面临的问题。这个问题现在被富有创新和探究精神的房屋开发商以令人惊叹的魄力进行了实证:在距成都市西二环路约 10 分钟车程的郊外,一座溪流环绕、绿荫深浓、古色古香的居住区--芙蓉古城不久之后将优雅地挺立在人们面前。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成都飞出现代古城这真是一座构想新颖巧妙的“古城”:在整个小区的外面,有着高大、雄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