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观察、分析与应对》 读《国际金融危机:观察、分析与应对》有感 《国际金融危机。观察、分析与应对》主要展示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不同场合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演讲稿、公开发表的文章,同时还有少量的媒体访谈稿总计一共 45 篇。文章紧贴现在的经济热点,同时又不乏解决之道。让我学到了很多….在阅读了这本书以后,我个人对于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中国经济状况,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作为高速发展下的中国经济,在面对金融危机的同时,又要保持健康的经济增长,减少贫富差距等等,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2007 年-2009 年环球金融危机,又称金融海啸、信用危机及华尔街海啸等,这是一场在 2007 年 8 月 9 日开始浮现的金融危机。自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即使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直到 2008 年,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间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在这样子的背景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是世界三大经济体之一,中国深受影响,因国外经济萎缩,导致需求下降,中国的出口行业大受打击。使得中央政府不得不出台大量刺激内需的政策,以保证中国经济软着陆。 从各种政策下达后所反映出来的效果而言,中国在面对金融危机的时候已经达成目的。经济继续增长,也没有造成社会恐慌。从这点上而言,作为公有制经济国家,国家的宏观调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是一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没有的,这是政治体制的优势。 虽然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小,国家的经济复苏势头也已经渐渐有了。但是国际金融环境依旧低迷,西方各国失业率依然居高不下。所以中国的经济形势还是相当的严峻的。出口外汇行业虽有起色,但是还远未恢复。国家的刺激经济政策都已经基本结束。 在这样新的经济形势下,加快经济增加方式的转变,在完善市场建设的基础上,促进推各种市场力量,使新结构调整更多呈现市场主导的趋势性变化,寻找结构转型的市场支点、培育结构转型的市场力量是政府在结构调整中的中心任务,应重视市场化改革、相对价格调整、激励机制改革等中间目标管理,利用各种财税政策强化产业梯度转移中的产业升级,积极构建中国在 XX 县区域和新产业的新比较优势。从这点上来说,自己也想到了最近我们在办的“个改企”业务。自己本来还不太明白,现在自己豁然开朗,也许这就是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