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过程改进复习重点 第一章 1、主要人物 休哈特:计划-执行-检查(Plan-Do-See) 戴明:PDCA【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行动(Action) 】 朱兰:《质量控制手册》、全面质量管理(TQM)、质量螺旋、80/20 原则 克劳士比:“零缺陷”、6C 2、经典软件过程及其特点 (1)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 rity Model,CMM) (2)PSP、TSP (3)统一过程 (RUP) 迭代式开发;管理需求;使用基于构件的体系结构;可视化建模;验证软件质量控制软件变更; (4)敏捷过程 极限编程、SCRUM (5)ISO/IEC 15504 (又名 SPICE) (6)ISO 9000 第二章 1、基本度量项:时间、缺陷、规模 2、PROBE 估算的流程 3、使用线性回归方程方法估算程序规模和资源(公式见 ppt) 4、相对大小矩阵(历史数据处理) 简单方法:将每个方法的代码行数进行排序。选择最小值作为 VS,选择最大值作为 V,选择中值作为 M,选择 VS 与 M 的均值作为 S,选择 VL 与 M 的均值作为 L。 正态分布法:选择所有数据的均值作为M,计算所有数据的标准差 σ S = M - σ , VS = M -2 σ , L = M+ σ , VL = M+2 σ 。 对数正态分布:以 e 为底计算所有数据的自然对数 (lnX)。计算取对数之后的值的均值 M,计算相应标准差 σ ,S = M - σ ,VS = M - 2 σ ,L = M + σ ,概要设计代理识别和代理规模(E)估算并调整程序规模计算预测区间估算并调整资源计算预测区间VL = M + 2 σ 。取反对数(eY)。 相关性:描述的是两组变化的数据之间相互关联的程度,通常用字母r 来表示。r≥0.7。 显著性:描述的是上述两组数据的相关关系出现的偶然性,s≤0.05。 5、常用的PSP 过程质量的度量指标 (1)Yield Phase Yield = 100 * (某阶段发现的缺陷个数)/(某阶段注入的缺陷个数+进入该阶段前遗留的缺陷个数) Process Yield = 100 * (第一次编译前发现的缺陷个数)/(第一次编译前注入的缺陷个数) (2)A/FR 质检失效比 A/FR = PSP 质检成本/PSP 失效成本 PSP 中定义的失效成本为编译时间和单元测试时间之和 PSP 中定义的质检成本为设计评审时间与代码评审时间之和 (3)PQI 过程质量指标 PQI = 设计质量*设计评审质量*代码质量*代码评审质量*程序质量 (4)Review Rate 评审速度 代码评审速度小于 200 LOC/小时,文档评审速度小于 4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