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1.糖尿病足的概念糖尿病足的概念2.2.糖尿病足的病因及分级糖尿病足的病因及分级44..糖尿病足处理糖尿病足处理3.3.糖尿病足预防糖尿病足预防糖尿病足的概念糖尿病足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WH0)对糖尿病足的定义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病因病因•与周围神经系统病变有关:保护性感觉的减弱或消失•与周围血管病变有关:关系是肯定的,是目前公认的截肢危险因素•与高血糖状态有关:易发生感染新概念:糖尿病皮肤隐性损伤糖尿病足的诱发因素趾间或足部皮肤瘙痒而搔抓皮肤溃破、水泡破裂、烫伤、碰撞伤、修脚损伤及新鞋磨破伤等糖尿病足的临床分级0级:有发生足溃疡危险因素,但无溃疡;1级:皮肤表面溃疡,无感染;2级: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的感染;3级:深部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4级: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5级:全足坏疽。坏疽的临床分型(1)湿性坏疽占糖尿病肢端坏疽的78.0%。多因肢端循环及微循环障碍,常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皮肤损伤感染化脓。坏疽轻重不一,浅表溃疡或严重坏疽。局部常有红、肿、热、痛,功能障碍,严重者常伴有全身不适,毒血症或败血症等临床表现。坏疽的临床分型(2)干性坏疽仅占坏疽病人的6.8%。多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肢端动脉及小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动脉血栓形成,致使血管腔阻塞,血流逐渐或骤然中断,但静脉血流仍然畅通,造成局部组织液减少,导致血流中断的远端肢体.其坏疽的程度与血管阻塞部位和程度相关。较小动脉阻塞则坏疽面积较小,常形成灶性干性坏死,较大动脉阻塞者坏疽的面积较大,甚至整个肢端完全坏死坏疽的临床分型(3)混合性坏疽较干性坏疽稍多见。占坏疽病人的15.2%。肢端某一部位动脉或静脉阻塞,血流不畅,引起干性坏疽,而另一部分合并感染化脓如何及时发现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早期发现各种临床表现:•脚发凉、怕冷,皮肤苍白或青紫、水肿等症状。•小腿抽筋、疼痛,疼痛在行走时加重。•出现伤口时,经久难愈。相关的临床检查:•足部血管搏动减弱或消失•足部多普勒血管检查•皮肤温度减低糖尿病足的预防预防是关键全面监测血糖足部卫生鞋子袜子的穿着双足有无伤口鸡眼硬茧水泡发红及受压点每个脚趾缝有无裂伤感染或皮肤变色足部皮肤是否干燥视力差者请家人代为检查环境安全措施考量足部卫生-每日检查足部卫生-每日清洁以温水和中性肥皂清洗水温勿超过37℃,可用手肘测试水温,浸泡5~10分钟洗毕以干毛巾擦干,趾缝须保持干爽易出汗者,应每日清洗2次足部卫生-每日执行•控制血糖•勿过劳双脚让足部有充分的休息时间•控制体重血压血脂肪•避免抽烟饮酒翘脚盘腿足部卫生-定期执行使用趾甲剪剪平剪时勿短于趾头末端用锉刀磨平修剪趾甲面视力差者务必请家人协助嵌入性趾甲应找外科医师处理细心修剪趾甲剪趾甲时应注意•确保能看得很清楚•直着修剪,避免边上剪得过深•剪去尖锐的部分•不要让趾甲长得过长出现问题及时找医生怎样选择袜子选择使用天然材料,如棉线、羊毛等制成的袜子袜子不宜太小,也不能太大袜子的上口不宜太紧,否则会影响脚的血液循环袜子的内部接缝不能太粗糙,否则会对脚造成伤害做到每天更换鞋子的选择-条件鞋底平均分担压力:硬鞋底、矮鞋跟、适当鞋垫鞋面保脚背部:天然皮较适合足够的空间鞋子的选择-新鞋•黄昏或晚上购买•鞋子尺寸应适中感觉舒适(鞋头与最长的脚趾至少留1~1.5寸的宽度)•新鞋试穿时不宜过久逐渐试•外出旅游不可穿新鞋鞋子的选择-穿鞋时仔细检查鞋底是否有钉子凸出鞋内有无异物脚垫有无移位袜子是否正确穿着一天至少准备两双鞋子替代穿鞋不当对脚功能和形态的伤害!拇外翻穿鞋挤压引起的各种鸡眼、胼胝和老茧坚持并采用正确的方法洗脚不要过分浸泡双脚使用中性的肥皂用手或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用浅色毛巾擦干脚趾间的水分,并检查有无出血和渗液保持脚趾间干爽,如果脚趾间因潮湿而发白,可用酒精棉签擦拭处理糖尿病足预防五大关键要点(美国ADA推荐的5P原则)1.PodiatricCare专科医护人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