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体桩的组成总结 1、 门式架 2、 主卷扬机拉柱锤 3、 副卷扬机压护筒 4、 拉护筒 5、 配电箱 6、 行走底盘 7、 载体桩:由混凝土桩身和载体桩构成的桩 8、 挤密土体:夯扩填料时周围被挤密土体。 9、 载体桩的持力层:直接承受载体桩所传递的荷载的土层。 10、 被加固土层:载体所在的土层 11、 填充料:为挤密桩端地基土而填入的材料,包括碎砖、碎混凝土块、水泥拌合物、碎石、卵石及矿渣等。 12、 载体:由混凝土、夯实填充料、挤密土体三部分构成的承载体。 13、 钢护筒:钢护筒一般采用直径为325mm~ 80mm 的无缝钢管 14、 标准的三击贯入:指填充料夯实后,以锤径 355mm,质量 3.5t 的细长锤,落距 6.0m 自由落体,连续夯击三次后锤的累积下沉量。三击贯入度满足设计要求后,迅速填入干硬混凝土进行夯实,夯填量以控制锤底出护筒 1-2cm 15、 柱锤:直径为250~ 700mm,长为3000~ 5000mm,质量为1.5~ 5t,用以夯实填充料和混凝土的锤。重 3.5 吨 7000 斤。 16、 施工现场地面标高宜高出桩顶设计标高 0.4~ 0.8m,混凝土灌注顶面应高出桩顶设计标高 0.3~ .05m。 17、 浇注完混凝土后,拔出护筒时速度要均匀,含水率小的填土、粉土、粘性土,以 1~ 2m/min 为宜,对含水率较大的填土、粉土、淤泥质土,粘性土和砂土,以 1m/min 为宜,在软弱土层与较硬土层交界处宜控制在0.3~ 0.8m/min。 18、 施工夯扩体的投料量符合下列规定: 1、 在基桩施工时,应采取相措施防止相邻桩的不良影响,且应控制邻桩的竖向位移,当邻近桩混凝土已经达到终凝时,邻桩的竖向位移,当邻近桩混凝土已经达到终凝时,邻桩的竖向位移不得大于20mm;若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相邻桩的竖向位移不大于 50mm; 2、 在满足以上情况下,以三击贯入度控制夯扩体的投料量。对于桩径为300~ 500mm 的,其填料量不宜大于 1.8m 3。对于桩径大于 500mm 的,其填料量可适当增加 19、 三击贯入度满足设计要求后,迅速填入干硬混凝土进行夯实,夯填量以控制锤底出护筒 1-2cm,或齐平为准。检查护筒内有无进泥或进水,并尽快浇注少了水泥浆或流态混凝土,在放置钢筋笼。浇筑桩身混凝土。若不能立即浇筑混凝土,应锤压孔底,放置泥浆进入护筒。 20、 浇注完混凝土后,拔出护筒时速度要均匀,含水率小的填土、粉土、粘性土,以 1~ 2m/min 为宜,对含水率较大的填土、粉土、淤泥质土,粘性土和砂土,以 1m/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