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1 .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2 .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不仅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与基层官兵疾苦联系紧密如果处理不当还可能引发医疗纠纷。因此,学好运动系统慢性损伤这一课十分重要。 3 . 首先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运动系统包括哪些组织和结构呢?大家一起来回答。对,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肌、肌腱、韧带、筋膜、滑囊及其相关的血管、神经等。我们刚刚学习的运动系统的急性损伤是由暴力引起的,那么,慢性损伤是如何产生的呢?是应力!长期、反复、持续的姿势或职业动作作用于人体,在局部产生应力时,组织早期以肥大、增生为代偿,超越代偿能力即形成轻微损伤,其积累、迁延而成慢性损伤。 4 . 当人体有慢性疾病或退行性变时,可降低对应力的适应能力;局部有畸形时,可增加局部应力;在工作中注意力不集中、技术不熟练、姿势不准确或疲劳等,均可使应力集中。这些都是慢性损伤的病因。 5 .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好发于手工业和半机械化产业工人、体育工作者、戏剧和杂技演员、伏案工作者及家庭妇女。 6.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分为以下四类 (1)软组织慢性损伤包括肌、肌腱、腱鞘、韧带和滑囊的慢性损伤。 (2) 骨的慢性损伤 主要指在骨结构较纤细及易产生应力集中部位的疲劳骨折。 (3) 软骨的慢性损伤 包括关节软骨和骨骺软骨的慢性损伤。 (4) 周围神经卡压伤 神经本属软组织结构,因其功能特殊,损害后表现及后果与其他软组织损伤不同,故单列为一类。 7. 慢性损伤在临床上有以下共性: (1) 躯干或肢体某部位长期疼痛,但无明显外伤史; (2) 特定部位有一压痛点或包块,常伴有某种特殊的体征; (3) 局部炎症不明显; (4) 近期有与疼痛部位相关的过度活动史; (5) 部分病人有可能产生慢性损伤的职业、工种史。 8. 治疗原则: (1)治疗的关键:分散应力!限制致伤动作、纠正不良姿势、增强肌力、维持关节的不负重活动和定时改变姿势均可使应力分散。 (2)理疗、按摩及局部涂擦外用非甾体抗炎药或中药制剂可收到较好近期效果。 (3)局部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醋酸泼尼松龙、甲泼尼龙等)有助于抑制损伤性炎症,减少粘连,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4)非甾体抗炎药 (5)手术治疗 9. 局部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时必须注意: ①诊断明确,一定是慢性损伤性炎症,而非细菌性炎症或肿瘤; ②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