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VIP免费

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_第1页
1/25
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_第2页
2/25
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_第3页
3/25
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一、疼痛1、原因(1)病人精神紧张、恐惧。(2)进针与皮纹垂直,皮内张力大、阻力大,推注药物时皮纹发生机械断裂而产生疼痛。(3)药物浓度过高,推注速度过快或推药速度不均匀,使皮肤游离神经末梢受到药物刺激,引起局部痛觉。(4)操作者操作手法欠熟练。(5)注射时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内,消毒剂刺激引起疼痛。2、临床表现注射部位疼痛,推注药物时加重。有时伴全身疼痛反应,如肌肉收缩、呼吸加快、出汗、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晕针、虚脱。疼痛程度在完成注射后逐渐减轻。3、预防及处理1、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准确配置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3、改进皮内注射方法:在皮内注射部位的上方,嘱病人用一手环形握住另一前臂,离针刺的上方约 2cm 处用拇指按压,按皮内注射法持针刺入皮内,待药液注入,至局部直径约 0.5cm 的皮丘形成,拔出针头后,方将按压之手松开,能有效减轻皮内注射疼痛。4、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也能减轻疼痛。5、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通常 0.1ml)6、注射待消毒剂干燥后进行。7、对剧烈疼痛者,给予止痛剂对症处理,发生晕针或虚脱者,按晕针或虚脱处理。二、局部组织反应1、原因(1)药物本身对机体的刺激,导致局部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如疫苗注射)。(2)药液浓度过高,推注药量过大。(3)违反无菌操作原则,使用已污染的注射器、针头。(4)皮内注射后,病人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5)机体对药物敏感性高,局部发生变态反应。2、临床表现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瘙痒、水泡、溃烂、破损及色素沉着等表现。3、预防及处理(1)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2)正确配置药液,推注药液剂量准确,避免因剂量过大而增加局部组织反应。(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4)让病人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不可随意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如有异常或不适可随时告知医护人员。(5)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发机体过敏的药物。(6)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对症处理,预防感染。局部皮肤瘙痒者,嘱病人勿抓、挠、用 5%碘伏溶液外涂,局部皮肤有水泡者,先用 5%碘伏溶液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泡内液体抽出,注射部位出现溃烂、破损,外科换药处理。三、虚脱1、原因(1)因病人对皮内注射存在害怕心理,精神高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