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精品文档古今中外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各自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一、 唯物主义: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古代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初形态。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试图在某些具体的有形物体中,在某些特殊的东西中, 寻找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 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本原性和统一性,但是,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它总是把某种或某些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是世界的物质本原和统一的物质基础。如古希腊的泰利斯认为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生成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这些都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典型观点。古代欧洲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中国古代的气一元论,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些具体物质形态的局限性,但仍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范畴。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精品文档战国 荀子 :“天地合而 万物生 ,阴阳接而变化起。 天行 无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东汉 王充 :“天地合气, 万物自生。 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 张载 的“太虚即气 ”、“凡可状皆有也,凡有象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刘禹锡 的“五行之气 ”、“天与人交相胜 ”;古希腊 泰勒斯 的“水是万物的始基 ”;赫拉克利特 的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原子 是世界的共同基础”等。南朝 范缜 :“形存则神存, 形谢则神灭。 ”明朝 王夫之 :“气者,理之依也。 ”“天下唯器 ”, “道者器之道 ”,“无其器则无其道”。老子 《道德经》一书是一个唯物主义体系,并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它宣扬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其唯物主义体系的核心是 “道”,老子反对天道有知,提出了天道无为的思想以及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即道是构成万物的基础,道并不是意志有目的的构成世界万物,道是世界万物自身的 规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精品文档【扩展】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气理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