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与施肥土壤是什么?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黑土红壤土黄壤土土壤的物质组成1、固体部分:矿物质:95%有机质:5%2、孔隙部分:水分,气体3、各种生物:动物、微生物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比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它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土壤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土壤有机质是什么?>4%极丰富3~4%丰富1~3%中等0.6~1%缺乏<0.6%极缺乏土壤有机质含量分级标准: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2)促进土壤养分的有效化1)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有机酸和腐殖酸的溶解和络合(如石灰性土壤的铁营养)N、P、K、Ca、Mg、S、Si和各种微量元素3)改善土壤的肥力特性①促进良好结构体形成;②降低土壤粘性,改善土壤耕性;③降低土壤砂性,提高保蓄性。土壤微生物的作用①分解有机质,释放各种养料,为植物吸收利用;②合成土壤腐殖质,使土壤具胶体性能;③固定大气中的氮素,增加土壤含氮量;④促进土壤物质的溶解和迁移,增加矿质养分的有效度。真菌放线菌细菌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土壤质地:沙土壤土如何快速判断土壤的质地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和利用改良砂土粘土水透水快,蓄水难透水慢,蓄水力强肥养分缺乏,保肥力差,供肥快养分丰富,保肥力强,供肥慢气透气性强透气性差热温差大,属热性土温差小,属冷性土耕性易耕作,但耕作质量差不易耕作,壤土的肥力特点:由于所含砂粒、粘粒比例较适宜,兼有砂土类土壤和粘土类土壤的优点,既有砂质土的良好通透性和耕性,又有粘土对水分、养分的保蓄性、肥效稳而长等优点。土壤质地层次上粘下砂上砂下粘砂粘相间土壤结构体是土粒互相排列和团聚成为一定形状和大小的结构的土块或土团。土壤的结构通常以直径在10-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判别结构好坏,多的好,少的差。良好的土壤结构性,实质上是具有良好的孔隙性,即孔隙的数量大(即总孔隙度大)而且大、小孔隙的分配和分布适当,有利于土壤水、肥、气、热状况调节和植物根系活动。3、团粒结构土壤的保肥与供肥协调。4、团粒结构土壤宜于耕作。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的意义5、团粒结构土壤具有良好的耕层构造。1、团粒结构土壤的大小孔隙兼备。2、团粒结构土壤中水、气矛盾的解决。常见的土壤问题:1、土壤板结---通气差土壤板结造成土壤缺氧直接影响根呼吸。呼吸器官为细胞内的线粒体常见的土壤问题:酸化和碱化pH值酸碱度分级pH值酸碱度分级<4.54.5-5.55.5--6.56.5-7.5强酸性酸性弱酸性中性7.5-8.58.5-9.5>9.5弱碱性碱性强碱性(四)土壤酸碱性与土壤养分氮、钾、硫、钼在pH>6有效性较高。磷素在pH6.5~7.5时有效度最高。钙、镁的有效性以pH6~8时最好。铁、锰、铜、锌在酸性时有效度提高。硼在pH5.0~7.0和pH>9.0有效度较高。不当的施肥造成土壤酸化1、有机肥的分解造成酸化2、过量施用铵态氮肥(包括尿素)3、酸雨因氢离子浓度过高造成的氢离子毒害;因铝锰离子浓度过高引起铝锰毒害;因pH过低降低大多数阳离子的有效性,造成钾、镁和钙等的缺乏;因pH过低降低磷、钼的可溶性,造成其缺乏;因pH过低限制根系生长和养分的吸收根系易长线虫土壤酸化的后果土壤碱化碱土的定义及类型定义:指土壤溶液(土水比1:2.5)的pH值大于7.0,常见的为石灰性土壤,含碳酸盐多的土壤土壤变碱后产生的主要问题1、氨气挥发,氮肥损失2、覆膜下或大棚内氨气浓度高后导致烧苗、烧叶3、金属微量元素变成氢氧化物沉淀,产生缺铁、缺锰、缺锌等症状盐害影响1、盐分本身的毒害作用2、生理干旱(渗透压效应)3、养分失调盐害导致的萎蔫(生理干旱)土壤中微量元素情况•根据土壤调查结果,石灰性土壤普遍存在缺铁、缺锰、缺锌、缺钼、缺硼、缺铜情况。•酸性土壤普遍存在缺镁、缺锌、缺钼、缺硼等苹果缺铁花生缺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