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概述第一节概述一、生物降解与生物转化的概念一、生物降解与生物转化的概念生物降解生物降解(biodegradation)(biodegradation):复杂有机化合物在:复杂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变成结构较简单化合物或被完全微生物作用下转变成结构较简单化合物或被完全分解的过程。分解的过程。已发现多种微生物对合成有机物的已发现多种微生物对合成有机物的降解作用降解作用酚类已发现降解细菌有酚类已发现降解细菌有3030个属,个属,6666种种卤素有机物降解细菌有卤素有机物降解细菌有2727个属,个属,4040种种合成含氮有机物降解细菌有合成含氮有机物降解细菌有1818个属,个属,3636种种合成表面活生剂降解细菌有合成表面活生剂降解细菌有1818个属,个属,4343种种石油烃类降解细菌有石油烃类降解细菌有100100多个属,多个属,200200多种多种三、有机污染物的可生物降解性三、有机污染物的可生物降解性(一)可生物降解性:化合物被生物降解的可能性及其难易程度。(一)可生物降解性:化合物被生物降解的可能性及其难易程度。1.1.可生物降解物质:可生物降解物质:单糖、蛋白质、淀粉、核糖等降解快的物质单糖、蛋白质、淀粉、核糖等降解快的物质2.2.难生物降解物质:难生物降解物质:纤维素、农药、烃类、降解慢的一类物质纤维素、农药、烃类、降解慢的一类物质3.3.不可生物降解物质:不可生物降解物质:塑料、尼龙、腈纶、涤纶、聚酯、氟里昂、塑料、尼龙、腈纶、涤纶、聚酯、氟里昂、多环,杂环芳烃、高聚物等多环,杂环芳烃、高聚物等有机污染物的分解途径:光分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生物食物链累积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生物食物链累积,,并对并对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Persistentorganic(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pollutants,,POPs)POPs)。。–20012001年年55月签署“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月签署“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禁止或限制的禁止或限制的1212种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特别有害的种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特别有害的POPsPOPs::–灭蚁灵、滴滴涕、呋喃、二恶英、异狄氏剂、艾氏剂、氯丹、狄灭蚁灵、滴滴涕、呋喃、二恶英、异狄氏剂、艾氏剂、氯丹、狄氏剂、七氯、六氯化苯、多氯联苯、毒沙芬。氏剂、七氯、六氯化苯、多氯联苯、毒沙芬。抗生物降解的原因抗生物降解的原因不存在降解抗生物降解分子的酶系不存在降解抗生物降解分子的酶系对细胞的不可透过性对细胞的不可透过性酶的活性中心与基质特定部位的不可接近性酶的活性中心与基质特定部位的不可接近性不能对必要的酶进行诱导不能对必要的酶进行诱导共代谢共代谢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基质的生物有效性基质的生物有效性阈值阈值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一般途径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一般途径((一)矿化作用:有机污染物在一种或多种微生物的利用下彻底分一)矿化作用:有机污染物在一种或多种微生物的利用下彻底分解成解成CO2CO2、水和简单的无机化合物的过程。、水和简单的无机化合物的过程。((二)共代谢作用:有些合成的化合物不能被微生物降解,但若有二)共代谢作用:有些合成的化合物不能被微生物降解,但若有另一种可供碳源和能源的辅助基质存在时,它们则可被部分降解。另一种可供碳源和能源的辅助基质存在时,它们则可被部分降解。–降解其它有机物提供能源等;降解其它有机物提供能源等;–靠其它微生物协同作用;靠其它微生物协同作用;–经别的物质诱导等。经别的物质诱导等。影响微生物降解转化的因素影响微生物降解转化的因素(一)物质的化学结构(一)物质的化学结构1.1.结构的复杂程度结构的复杂程度2.2.芳香基团的数量与种类芳香基团的数量与种类3.3.其他修饰基团或功能基团的种类和数量其他修饰基团或功能基团的种类和数量4.4.有机碳的直连及支链组成有机碳的直连及支链组成5.5.分子链上的元素组成分子链上的元素组成(二)共代谢(二)共代谢(三)环境物理化学因素(三)环境物理化学因素(四)微生物降解或转化污染物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