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大数据分析推行审计全覆盖的主要做法和对策利用大数据开展审计分析,推进财政联网审计已成为新时期审计工作的常态,为了做好这方面工作,XX县区审计局本着“先简单,再逐步深入”原则,力争通过2到3年的摸索,以项目审计实践培养数据分析人才,不断适应审计新常态,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一、主要做法(一)培训打基础。派人参加了省厅举办的大数据知识介绍和运用培训,全局审计人员还参加了省厅举办的大数据知识介绍和运用远程视频培训,使审计人员初步对大数据的内涵和运用有了一定的了解。结合审计实际,在局内举办了如何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如何运用大数据开展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等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深化审计人员对大数据概念和运用的理解。(二)建立数据库。从20XX年10月起,用近4个月的时间,抽专人建起了数据库,集合了自20XX年以来全县78个一级预算单位的部门预算收支备份数据和财政总预算会计数据、预算编制数据、国库集中支付数据、非税收入数据、基金预算收支数据,今年又集中了车辆管理、工商登记、地税征管、房产登记、20XX年低保发放等方面的数据。还组织资金,购置了设备,建起专门开展项目审计的数据分析室。(三)初步运用探路。在安居保障房工程审计中,运用房屋租赁信息、房产登记信息、车辆管理信息、工商登记信息以及纳税申报信息等数据进行关联比对分析,查出了保障房在动态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不属于安置对象的分配了保障房,分配了保障房后又购买车辆的,分配了保障房后又购买商品房的等问题,根据查出的这些问题,及时责XX县区住建局立行整改。这也是该局运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取得的初步成效。(四)逐步扩大运用。在地税审计中,利用省厅下发的地税征缴备份数据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分析尝试。一是将纳税第1页共4页登记与纳税申报进行关联比对,分析有多少比例没有纳税申报,揭示纳税管理上逃税、漏税行为。二是审查房地产企业少征漏征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房地产企业进行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应缴纳的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计税依据一般应该一致,均应等于年度财务报表的营业收入,以房地产企业已缴纳入库的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为基础,比对此两税的计税依据与年度财务报表的营业收入是否一致。如果三者不一致,在没有正常原因的情况下,则有可能是相关税款未足额征收。三是通常来说,房产税或城镇土地使用税应同时缴纳。通过对"地税局20XX年征收数据"表中所有征收记录按纳税人进行分类汇总,存在部分纳税人存在着只交房产税、或只交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疑点。四是对税收结构进行审查,分析各行业税收反推一二三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通过分析不同行业和一二三产业税收占比,找出产业发展上的差距,为县委、政府决策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规模企业和培育税源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五)做好财政联网适时动态监测审计。该局的财政联网系统起步于20XX年,最初的两三年主要是用来采集财政数据。从20XX年下半年开始试行财政联网动态监测。一是按照省审计厅和州审计局的规定动作要求,做好全年不少于四次联网审计工作,最多的次数是20XX年该局每月开展一次联网审计,全年出具12期动态监测审计报告。二是在联网审计中,根据自己的能力,不贪多,每次确定一个或两个重点内容,如20XX年至20XX年,分别对会议费、滥发津补贴、资本支出、建设支出纳税情况、大额拨款到个人账户、三公经费增减情况,节日大额支出等方面以国库支付数据和会计摘要为基础,以查询筛选方式方法对全县所有预算部门单位进行动态监测,发现疑点后,对有问题的部门单位出具“财政联网审计动态监测问题联系单”进行核实,收到这些部门单位对核实情况的回复意见后,对属实的单位,下发整改意见书,同时上门督办或电话督办其整改到位。仅20XX年第一期监测查出x镇财经所、x镇人民政府、县xx等12个单位违反规定发放奖金和补贴113260元,第二期监测查出县xx局、县xx局2个单位违规发放奖金16155元,第2页共4页第三期监测查出县xxx建设指挥部支付给施工单位的工程款少交税款100多万元。今年一季度的动态监测将公用经费支出作为监控重点,通过对国库支付数据进行监测,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