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村生态河道建设问题初探VIP免费

农村生态河道建设问题初探_第1页
1/4
农村生态河道建设问题初探_第2页
2/4
农村生态河道建设问题初探_第3页
3/4
农村生态河道建设问题初探 XX 省 XX 县区贺村镇地处浙江西部金衢盆地的丘陵山区,属钱塘江上游。全镇有大小河道共 55 条,河网总长度 830 公里。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粗放型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生产方式的改变,河道治理往往偏重于灌溉和泄洪,护岸硬化现象严重,沿岸居民的生活污水、垃圾的排入,导致很多河道变成藏污纳垢的臭水沟,水生动物、植物无法生存,生态系统遭到极大破坏,笔者现就农村河道整治、生态河道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一些初浅的探讨。 1.河道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河道淤积严重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在农村实行以后,传统的水土良性循环方式“清淤作肥”成为了历史,导致河道淤积加速,河床普遍抬高,造成河道行洪、泄洪、滞洪和引水灌溉等水利防灾功能生态的失衡,出现“小洪大涝”、“大洪特涝”和干旱缺水甚至无水的生态灾害。 1.2 河岸受损坍塌 农村河道大部分都是天然的土坡,没有进行护岸,由于长期受波浪的冲刷、人为损坏和水土自然流失,河道两岸坍损严重。部分河段河岸整块坍塌,导致河道断面缩小,河床抬高,行水不畅,河道生态形成恶性循环。 现行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多数将河道两侧河堤保护范围的土地承包到户,农民惜地复耕指数较高,河边乱挖乱种现象较多,未能形成绿色植被保护河岸,致使河道护岸水土流失越来越糟。 1.3 水体污染恶化 随着粗放型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废、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使河网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影响水环境质量。污染源主要是工业废水、生猪养殖污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的污染,从而导至河道的严重污染、水质恶化,不仅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而且严重影响河道及其两岸的生物多样性,特别是一些对人类有益的或有潜在价值的物种消失。 1.4 泄洪能力不足 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占用河道相当普遍,如占用河道或在河道的管理范围内进行建房、建设工业厂房和乱建养殖场等现象经常发生。部分河道不同程度地存在堤身单薄或没有护岸,防洪标准低,河网排涝能力不足,造成河道行洪排涝功能衰退。 2.生态河道建设内容 2.1 建设含义 “生态河道”是指具有行洪、排涝、供水功能,在确保河岸工程具有防洪、抗洪的前提条件下,以恢复重建河流生态系统为目的,通过对河流及护岸工程的生态改造,河面、河坡长效保洁,采用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人工辅助相结合的工程措施,提高河流自身的净化能力,逐步恢复“水草丛生,鱼虾繁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农村生态河道建设问题初探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