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放大器 参数详解 技术 2010-12-19 22:05:36 阅读 80 评论 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运算放大器(常简称为“运放” )是具有很高放大倍数的电路单元。在实际电路中,通常结合反馈网络共同组成某种功能模块。由于早期应用于模拟计算机中,用以实现数学运算,故得名“运算放大器” ,此名称一直延续至今。运放是一个从功能的角度命名的电路单元,可以由分立的器件实现,也可以实现在半导体芯片当中。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如今绝大部分的运放是以单片的形式存在。现今运放的种类繁多,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的行业当中。 历史 直流放大电路在工业技术领域中,特别是在一些测量仪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如在一些自动控制系统中,首先要把被控制的非电量(如温度、转速、压力、流量、照度等)用传感器转换为电信号,再与给定量比较,得到一个微弱的偏差信号。因为这个微弱的偏差信号的幅度和功率均不足以推动显示或者执行机构,所以需要把这个偏差信号放大到需要的程度,再去推动执行机构或送到仪表中去显示,从而达到自动控制和测量的目的。因为被放大的信号多数变化比较缓慢的直流信号,分析交流信号放大的放大器由于存在电容器这样的元件,不能有效地耦合这样的信号,所以也就不能实现对这样信号的放大。能够有效地放大缓慢变化的直流信号的最常用的器件是运算放大器。运算放大器最早被发明作为模拟信号的运算(实现加减乘除比例微分积分等)单元,是模拟电子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由真空电子管组成。目前所用的运算放大器,是把多个晶体管组成的直接耦合的具有高放大倍数的电路,集成在一块微小的硅片上。 第一块集成运放电路是美国仙童(fairchild)公司发明的 μ A741,在 60 年代后期广泛流行。直到今天 μ A741 仍然是各大学电子工程系中讲解运放原理的典型教材。 原理 运放如上图有两个输入端 a,b 和一个输出端 o.也称为倒向输入端(反相输入端),非倒向输入端(同相输入端)和输出端.当电压加 U-加在 a 端和公共端(公共端是电压的零位,它相当于电路中的参考结点.)之间,且其实际方向从 a 端指向公共端时,输出电压 U 实际方向则自公共端指向 o 端,即两者的方向正好相反.当输入电压 U+加在 b 端和公共端之间,U 与 U+两者的实际方向相对公共端恰好相同.为了区别起见,a 端和b 端分别用"-"和"+"号标出,但不要将它们误认为电压参考方向的正负极性.电压的正负极性应另外标出或用箭头表示.反转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