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透水混凝土简介 1.1 透水混凝土的历史背景 透水混凝土的研究应用始于100 多年前,据v·M·Malhortra 记载:1852 年英国在建造工程中由于缺少细骨料,开发了不含细骨料的混凝土,即透水混凝土。美国在 20世纪 60 年代就开始了对普通混凝土及透水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的研究。1995 年,南伊利诺伊大学的Nader Ghafoorim 阐述了不含细骨料混凝土的概要。提出了透水混凝土这一概念,讨论了透水混凝土作为铺路材料的使用技巧,对其物理力学性质及状态,特别是对冲击加固法进行了探讨研究,讨论了加固时的能量、效果、调配、制造时的技术等对硬化后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所产生的影响;并且还在磨耗性及抗冻性方面进行了阐述。在日本,为了解决因抽取地下水而引起地基下沉等问题,在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提出了“雨水的地下还原政策”,着手 开发透水性混凝土铺装 ,并应用于实 际 工程。从 那 时起透水混凝土逐 渐 被 人 们 所关 注 [1]。 1.2 透水混凝土的概念 透水混凝土是由粗 骨料、水泥 和 水及添 加物拌 制而成 的一种 多孔 轻 质混凝土,它 不含细骨料,由粗 骨料表 面包 覆 一薄 层 水泥 浆 相 互 粘 结 而形 成 孔 穴 均 匀 分 布 的蜂 窝 状结构 ,故 具 有 透气 、透水和 重 量轻 等特点 [2]。 1.3 透水混凝土的结 构 透水混凝土主 要组 成 材料为水、水泥 、集 料及其他 增 强 材料。透水混凝土集 料采 用骨架 — — 空 隙 型 级 配,水泥 净 浆 或 加入 少量细集 料或 增 强 材料的砂 浆 薄 层 包 裹 在骨料颗粒 表 面形 成 骨料颗 粒 间 胶 结 层 ,骨料颗 粒 通过 硬化的水泥 (砂 )浆 薄 层 堆 聚 形 成 多孔 “拱架 ”结 构 ,其内 部 存 在着大量连 通孔 隙 ,且多为直 径 超 过 1mm 的大孔 。透水混凝土的透水透气 性能取决于其内 部 的连 通孔 隙 率 及孔 径 大小 ;力学强 度 取决于集 料强 度 、胶 结 层强 度 、胶 结 层 与 集 料的界 面黏 结 质量和 黏 结 点 数 量、集 料颗 粒 相 互 嵌 挤 形 成 的“拱 架 ”结 构 的质量;表 面粗 糙 度 主 要取决于集 料粒 径 大小[3]。 透水混凝土结构示意图 1.4 透水混凝土的种类 到目前为止, 用于道路铺装和地面的透水性混凝土主要有三种类型。 1.4.1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