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弹力图(TEG)的临床应用Copyright©2009HaemoneticsCorp.Copyright©2009HaemoneticsCorp.血液紧张将长期存在,节约用血需“精益求精”全国各地频发用血紧张状况,科学指导成份输血,优化输血方案迫在眉睫。3Copyright©2009HaemoneticsCorp.检测样本为血浆,APTT和PT检测过程中无血细胞参与纤维蛋白原测定和血小板计数仅反映数量,未对功能进行测定不能预测血栓风险检测过程为分段式检测,不能对凝血过程进行整体评估传统凝血检测的局限性:Copyright©2009HaemoneticsCorp.TEG判断凝血的技术优势TEG全血检测,综合了凝血过程中血浆成分(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和细胞组分(血小板、RBC、白细胞)以及它们的浓度对凝血的贡献检测结果与临床症状相符,能够指导临床节约用血检测纤溶状态血小板图检测血小板功能状态,预测患者出血、血栓风险,评价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情况,指导患者个体化临床用药安全快速检测,辅助临床治疗Copyright©2009HaemoneticsCorp.R凝血时间IIa生成,纤维蛋白形成凝血旁路参数r凝血状况凝血成分低凝高凝R(min)R(min)K(min)(deg)K(min)(deg)MAMA血块稳定性血块强度的减弱纤维溶解血块速率纤维蛋白血小板凝血旁路血小板K最大血块强度(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相互作用血小板(~80%)纤维蛋白原(~20%)MA30minLY30EPLLY30>7.5%EPL>15%N/A功能紊乱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功能纤维蛋白溶解TEG评估凝血全貌Copyright©2009HaemoneticsCorp.TEG图形中,包含大量信息8出血性的血栓形成性的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功能降低纤维蛋白原降低原发性纤溶低凝状态血小板型高凝状态酶型高凝状态血小板及酶的高凝继发性纤溶Copyright©2009HaemoneticsCorp.9TEG能做什么?目前TEG实验种类和主要用途种类主要作用普通检测1.评估凝血全貌,判断凝血状态2.指导成分输血3.区分原发和继发纤溶亢进4.判断促凝和抗凝等药物的疗效5.评估血栓发生几率,预防血栓发生肝素酶对比检测1.评估肝素、低分子肝素以及类肝素药物疗效2.评估是否肝素抵抗或过量血小板图检测1.测定单独或联合使用阿司匹林、波利维,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药物的疗效2.评估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后的出血原因3.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病人手前,手术中出血的风险评估Copyright©2009HaemoneticsCorp.多项指南推荐使用TEG指导临床用血美国麻醉医师联合会输血指南英国血液学标准委员会(BCSH)血小板输注指南CPB患者中避免程式化或预防性使用血小板输注。术中监测血小板计数和TEG,并根据工作步骤纠正异常。欧洲心胸外科抗血小板抗凝管理指南TEG用于指导术后输血研究证实采用TEG算法,可以减少血和血制品的使用10Copyright©2009HaemoneticsCorp.多项指南推荐使用TEG指导临床用血严重创伤出血处理-欧洲指南(2013)1、检测创伤后凝血病的常规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PT、INR和APTT以及纤维蛋白原。推荐使用血栓弹力图(TEG)评估凝血病的特征及指导止血治疗。2、血栓弹力图能够检测凝血酶抑制剂的影响,预测大输血和血栓事件。Copyright©2009HaemoneticsCorp.多项指南推荐使用TEG指导临床用血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围手术期-输血指南-2007凝血功能包括血小板计数、PT、INR和APTT以及血小板功能评估、血栓弹力图(TEG)、纤维蛋白原水平等以指导输血。Copyright©2009HaemoneticsCorp.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规划教材《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万学红、卢雪峰TEG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可常规应用于临床14Copyright©2012HaemoneticsCorporationTEG的每种检测参数都有明确的正常范围和对应的临床意义检测类型常用参数正常范围参数意义临床价值普通检测R5-10min代表凝血启动阶段,凝血因子的功能延长:反应凝血因子功能不足反之,反应凝血因子功能亢进K1-3min血凝块生成速率,代表纤维蛋白原的功能K时间延长:提示纤维蛋白原功能不足反之,提示纤维蛋白原功能亢进Angle53-72ºAngle角增大提示纤维蛋白原功能增强反之,提示纤维蛋白原功能减低MA50-70mm主要反应血小板功能MA值增大:提示血小板功能亢进反之,提示血小板功能减低LY30<7.5%反映纤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