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乡镇成技校该向何处去VIP免费

乡镇成技校该向何处去_第1页
1/3
乡镇成技校该向何处去_第2页
2/3
乡镇成技校该向何处去_第3页
3/3
乡镇成技校该向何处去 调查报告 乡镇成技校该向何处去 农村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办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XX 县区南分路学区中心学校汤道坦 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是农村成人教育的主阵地,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服务“三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XX 市自 1994 年市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大力发展乡(镇)、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通知》([1994]256 号文件)之后,市属三县建立乡镇成技校百余所,其中达到Ⅰ类标准的单门独院式的成技校 40 多所,形成了覆盖乡村的成人教育网络。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等各项改革的深入,特别是“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后,撤消了乡镇教委,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陷入难以为继的境地,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乡镇成技校的基础极为薄弱。XX 市的许多乡镇成技校没有独立设置,与乡镇教委一体化,撤消了乡镇教委,成技校失去了依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成技校原配备的 1 名成教专干,同时也是乡教委的办事员,随着乡镇教委人员的分流,乡镇成技校的专职队伍基本上解体了。不少乡镇成技校的校舍或被占用,或改作它用,有的甚至变现偿还“两基”欠债。绝大多数成技校已名存实亡。 二、乡镇政府统筹功能弱化。“两基”达标之后,大多数乡镇统筹力度明显弱化,对成技校的领导管理放松了,协调部门少了,经费投入少了,组织教学少了。由于思想认识、经费保障、教学管理等多方面存在问题,成技校作为农村成人教育基地的综合功能难以显现,没有给农民朋友带来更大的实惠。XX 县区原有Ⅰ类成技校 11 所,近年来维持现状的仅 3-4 所。该县教育局的一位局长无奈地说:“总体上是Ⅰ类变Ⅱ类,Ⅱ类变Ⅲ类,Ⅲ类就自然消亡了。” 三、教师队伍不稳定。受编制的控制,乡镇成技校专职教师的配备远远达不到乡镇总人口万分之二的比例(注:原国家教委下达的配备教师比例),成技校专职教师在职称评定、福利、评优等方面没有落实,动摇了教师执着工作的信心。根据成技校教学的特点,大多数成技校组建了专、兼、聘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但在实际教学中,兼职教师与聘用教师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且教学培训常常是停留在“以会代训”、“村干培训”上,没有真正面向农民群众办学,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愿望无法满足。 四、保障机制不健全。农村成人教育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相比,在法律上、政策上还缺少“刚性”的规定,致使乡镇成技校缺少“生命保障线”。基层政府及办学单位对待成人教育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乡镇成技校该向何处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