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县区人大常委会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我们教科文卫工委在人大常委会赵秀萍副主任的带领下,近期对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办理落实宁人大〔2016〕14 号审议意见即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关于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审议意见办理落实情况进行了“回头看”调研。 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报告后,提出了三方面的审议意见:一是要在政策引导、医保政策等保障体系上下功夫;二是要在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三是要在中医药服务能力上下功夫。县政府针对以上审议意见,在去年 6 月份的县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四次会议上进行了答复。一年来,具体办理落实情况如下: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保障中医药事业发展。2017 年 3月,县政府制定出台了《XX 县区中医药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在中医药能力建设、人才培养、产业发展、养生旅游、文化交流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明确政府职责,为全县中医药事业提供扎实、良好的发展基础。不断加大中医药经费保障支持力度,县中医医院中医财政专项补助经费逐年递增,解决落实县中医医院新院区基建贴息 530 万元。县医保部门将中医非药物疗法(针炙、推拿、火罐、理疗等)纳入报销范围,基本用药目录中可报销的中成药种类达 92 种,占总目录的 23.4%。中药饮片、针灸推拿等传统中医药服务项目补偿比例高于西医西药诊疗15%以上,并继续实施中药饮片加成政策。 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中医药业务水平。去年以来,县政府及相关部门以招聘来扩大中医药人才总量,两次走进浙江中医药大学招聘中医药毕业生,使基层中医药人才紧缺现象得到初步缓解。以委培方式来储备中医药人才梯队,投入 120万元在三年内定向培养乡镇卫生院中医药医学生 15 名,选派中青年技术骨干外出进修学习,培养新一批市、县学科带头人 5名。以师承方式来补充中医药人才,对年轻医生开展名老中医“师带徒”师承教育,培养了本地户籍高中学历中医药人员 6名。以培训方式来提升中医药人才能力,采用远程教育、专家授课、工作交流等形式,切实提高中医药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 三是加大服务领域拓展,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去年以来,县政府及有关部门以推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为契机,不断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一是坚持向基层倾斜,明确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全部开展中医服务项目,对中医技术人员的资质、比例也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