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幼《家园共育》研究总报告 定西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二 0 一二年度课题 《农村学前教育之家园共育》 研究总报告 学 科 分 类 : 小 学 学 科 a4 学 前 教 育 课 题 批 准 号 :dx[2012]ghb110 课题类别: 课题主持人:吴碧荣 所在单位:XX 县区文峰幼儿园 主要研究人员:刘小菊田敏蒋燕青林洁王文丽 目前,农村幼儿园与城市幼儿园相比差异明显,农村的家庭教育状况令人堪忧。怎样整合农村家庭教育资源,促进家园合作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课题。 一、基本观点 (一)研究的背景 1.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目前,农村幼儿园与城市幼儿园相比差异明显,农村的家庭教育状况令人堪忧。怎样整合农村家庭教育资源,促进家园合作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课题。城乡教育均衡化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目前的状况,农村幼儿园和城镇幼儿园相比差异明显,不可同级而语。绝大多数人认为,城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异,在于硬件,在于师资,在于生源。其实不然,硬件可以提升,师资可以培养,生源也并无绝对优劣。城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异背后更重要的是家庭环境的差异或者说是家长素养的差异。这里所说的差异不全指家庭的贫富,家长的学识,家长的社会地位,而是指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家庭是社会最基础的单元,一个人一生所处时间最长的是在家庭中,所以在人生的前半阶段,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提升以及未来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如何加强整合家庭教育资源,促进家园合作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课题。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生物生态学理论 美国学者 u〃布朗芬布伦纳创建的生物生态学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受到与其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生态环境的制约,这种生态环境是由若干个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所组成的(包括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时代系统),这些系统表现为一系列的同心圆。其中,家庭和幼儿园作为幼儿的生活场所是微观系统中的重要因素,而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或联系作为中间系统的组成部分对儿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布朗芬布伦纳进一步指出,这些系统中的每一个系统都对儿童的发展有着复杂的生态学意义;各个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任何一个系统的变化都会波及到另外一个系统;儿童的发展过程是其不断地扩展对生态环境的认识的过程,从家庭到幼儿园再到社会;儿童的生态过渡(即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其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