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西门豹治邺》导学案课题西门豹治邺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 认识“豹、娶”等 12 个生字,会写“豹、派”等 15 个字,会写“管理、人烟”等 12 个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3.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西门豹是怎样勇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同时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教学重难点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感受西门豹破除迷信的巧妙。课前准备1.了解西门豹的为人,搜集战国时期的背景资料;制作课件。(教师)2•预习课文。(学生)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用时:2分钟)1.谈话导入。2•板书课题。1•根据教师的谈话提出疑问。2.齐读课题。结合预习或查字典认识理解“豹”。介绍“西门”是复姓时,还可以列举其他常见的复姓。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用时:15 分钟)1•出示自学要求,自学生字词。2•检查自学情况。3. 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词语,注意引导学生把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带到朗读中去。4. 指读课文,组织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1. 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画本课生字,注意要读准字音。2. (1)小组长利用字词卡检查学生自学生字的情况。(2)组内汇报自学情况,相互评价,纠正字1. 小组内认读生字时,引导学生注意:“绅、饶”是翘舌音,“凿”是平舌音,“媳”读二声。2. 交流课文主要内容时,引导学生明确:故事发生(邺县田地荒芜、人烟稀少)f 故事发展(调查原因、掌握5.结合梳理的脉络提问:西门豹到邺县后先干什么?接着干什么?取后干什么?(3)全班汇报。3.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2)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巫婆、人烟稀少、官绅、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等。(3)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4. 自由读课文,画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小组交流。5•全班交流汇报,理清层次:摸清底细 f 惩治巫婆和官绅 f 兴修水f 故事高潮(严办首犯、为民除害)f 故事结局(兴修水利、改变面貌)。三、熟读课文,学习起因(用时:10 分钟)1.自主学习,了解西门豹是怎么摸清底细的。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归纳。3•指导学生朗读对话,体会西门豹的聪明。4•体会西门豹的言外之意、。1.(1)默读课文,勾画出西门豹的问话,适当写出批注。(2)小组内展开交流。(3)全班汇报交流。2. 通过阅读第 1〜9 自然段,汇报自主阅读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