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在线 2012-03-05 15:42:54[ 举报 ]朱老师,您好,我想请教一个问题,本工程单层阶梯教室,采用钻孔灌注桩,因两面紧靠已建建筑,上部结构(屋盖 )在此两面做了悬挑,但是地下部分〔地梁〕没法做悬挑梁来承担外围墙体,所以考虑外围墙下做条基,可是二三层土分别是粉土和粗砂,为严重液化土层,乙类建筑,根据标准要求要全部消除液化,如果采用换填, 会影响到原有基础,标准还有条是增加上层非液化土层厚度,可不明白这个厚度多少才合适,希望您能指点一下。已建跟新建建筑均采用灌注桩d=500,承台底标高为-1.500m。谢谢!朱炳寅回复紫在线 :2012-03-05 19:31:16[ 举报 ]除换填外,还有其他地基加固方法。pt189 2012-03-05 17:42:44[ 举报 ]请问朱总:乙类建筑的防震缝宽度是否需要提高一度设置?朱炳寅回复pt189 :2012-03-05 19:32:02[ 举报 ]按设计惯例,可按本地区设防烈度确定缝宽。icepolo 2012-03-06 22:17:12[ 举报 ]你好,朱总,我看你的新书《建筑抗震设计标准应用与分析GB50011-2010 》中 568 页的表2 序号 4b“尺寸突变 ”这条比原文件少了“多塔 ”两字,〔我觉得原文件中并没有把‘多塔 ’解释清楚,会给设计上带来很多困惑。因为我们这里经常会遇到2 个塔楼中间是一条伸缩缝的多塔结构,而这 2 个塔楼下面通常是带转换的框支剪力墙结构。审图的专家经常会把这样的多塔当作一条不规则〕朱总您在书中这条把“多塔 ”二字删除是正确的,而不是印刷错误。我这样理解对么?请朱总指教。朱炳寅回复icepolo: 2012-03-07 10:08:58[ 举报 ]参考高规馨月妈妈 2012-03-09 10:27:05[ 举报 ]朱工,您好!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高规6.4.2 条注 1 中,框架柱的轴压比指柱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的比值。其中的“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是否考虑风荷载?如果考虑,是否按照5.6.3 条的 60m为界限?那要是有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且风荷载起控制作用呢?是否考虑风荷载?谢谢您了!朱炳寅回复馨月妈妈 :2012-03-12 20:38:13[ 举报 ]按高规第 5.6.4 条,要弄清 “组合 ”的概念。kliu98 2012-03-09 10:56:36[ 举报 ]朱老师,你好, 请教您一个问题,计算楼层嵌固端时,上下层刚度比计算是用剪切刚度计算满足比值为2 呢,还是用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的比满足2 呢,前者很难满足2,我现在的一个工程在江苏,他们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