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章金属切削原理1、基本定义(1)切削运动:工件和刀具之间的相对运动。通常,切削运动按其作用可分为 主运动 和进给运动 ,这两个运动的向量和, 称为合成切削运动。(2)切削用量三要素:1)切削速度 Vc(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沿主运动方向的瞬时速度。单位:m/s 或 m/min ( r/s 或 r/min ) 2)进给速度Vf (切削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沿进给运动方向的瞬时速度。单位:mm/s 或 mm/min )或进给量f(工件或刀具每回转一周或往返一个行程时,两者沿进给运动方向的相对位移。单位: mm/r 或 mm/d ?str(double stroke 双行程)3)背吃刀量ap (切削深度 )(在基面上)垂直于进给运动方向测量的切削层最大尺寸。单位: mm 例如,外圆车削: ap=(dw-dm)/2 (3)刀具几何参数最常用的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1)正交平面参考系;组成:①基面 Pr 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垂直于该点切削速度方向的平面。通常平行于车刀的安装面(底面) 。基面中测量的刀具角度:主偏角κ r 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速度Vf 方向之间的夹角。副偏角 κ r′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速度 Vf 反方向之间的夹角。刀尖角 ε r 主、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它是派生角度。 ε r=180° -(κ r +κ r′)。ε r 是标注角度是否正确的验证公式之一。②切削平面 Ps 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垂直于基面并与主切削刃相切的平面。切削平面中测量的刀具角度: 刃倾角 λ s 主切削刃与基面之间的夹角。③正交平面 Po 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同时与基面和切削平面垂直的平面。正交平面中测量的刀具角度:前角 γ o 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后角α o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楔角β o前刀面与后刀面之间的夹角。书上第九页图 11-1 外圆车刀正交平面参考系的标注角度2)法平面参考系; 3)假定工作平面与背平面参考系2、金属切削过程(1)切削层的变形第Ⅰ变形区近切削刃处切削层内产生的塑性变形区;第Ⅱ变形区与前刀面接触的切屑层内产生的变形区;第Ⅲ变形区近切削刃处已加工表层内产生的变形区。1)第一变形区塑性变形从始滑移面OA 开始至终滑移面OM 终了,之间形成AOM 塑性变形区。主要特征是金属沿滑移面的剪切变形,随之产生的加工硬化现象。2)第二变形区当切屑沿前刀面流动时,会进一步受到前刀面的强烈挤压和摩擦,进一步发生变形,变形主要集中在与前刀面摩擦的切屑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