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课程标准时具体的格式要求编写课程标准时具体的格式要求如下:1.页面设置:页边距,上、下均为2.54 厘米,左、右均为3.17 厘米,装订线为 0,装订线位置为左;2.标题:宋体,三号,加粗,居中排。3.第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4.第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5.第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号,6.内容宋体,小四。段落行间距1.5 倍,段前、段后均为0,首行缩进 2 字;7.表格名称文字小四号、宋体,加粗;表格内的文字为五号、宋体,段落行间距:单倍行距。《机械技术应用》课程标准课程编码: 0301033适用专业: 矿山机电技术专业(矿山机电方向)学时数: 总学时 68,实训学时 10 开设学期: 第三学期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主要针对我系矿山机电技术专业(矿山机电方向)的学生开设,是该专业必修的职业通用能力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能够掌握煤矿机械常用零部件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日常维护使用方法和基本计算方法,为学生今后从事煤矿机械设备的维护、检修、机电设备管理等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的任务是面向煤矿机械设备的维护、检修岗位, 能够对煤矿机械设备零部件进行日常维护、 维修、使用及技术改造;具有对基本传动零件的基本尺寸计算能力、测绘能力、使用手册查阅资料的能力;具有团队协作能力,自我学习、发展和提高能力, 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二、课程的培养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 学生应能完成以矿山机械零部件真实项目为载体的工作任务。理解煤矿机械设备零部件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能够根据机械设备日常使用要求,对机械零部件进行日常维护,并能够对齿轮、 带轮等传动零件进行基本尺寸计算和绘制零件工作图;提高其实际应用技能,养成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具有安全文明的工作习惯,同时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任务分析强化学生的工程素养、职业道德意识, 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工程思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1.知识目标(1) 懂机械设备零部件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具有对机械零部件日常检修维护的能力;(2) 懂机械设备常用传动零件的基本尺寸计算能力和标准件的选用;(3) 懂机械设备零部件的技术改造。2. 能力目标(1) 会运用图书馆资料、 电子阅览物及网络等信息手段快捷地进行信息搜索、资料收集与整理能力,并能拟定符合要求的工作进程规划;(2) 会制定实施设备拆装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