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施工企业强化成本控制作者:魏小燕 近年来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规模增长迅速,但建筑市场准入门槛相对较低,施工企业的数量不断增长,施工企业面临的“粥多僧少”的现象也是愈演愈烈,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施工企业已进入微利时代,要想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求得生存和进展,狠抓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是必由之路。一、增强成本控制意识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实行的是粗放式管理,企业的管理者大部分对成本管理没有较为深刻的意识。随着社会的进展和变化,特别是在清单计价与低价中标的环境下,增强成本控制意识、加强项目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盈利的关键环节。(一)增强全员成本控制意识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只有树立起全过程成本控制意识,将成本管理的观念贯彻到项目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才能真正将成本管理落到实处。推动项目成本管理,必须树立全员、全面和全过程控制的意识,成本控制不是某个人的职责,而是涉及项目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只有每个人都要肩负成本责任,才能真正树立起全员成本控制的观念。(二)着重培育预算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 要养成与技术人员、器材人员沟通的习惯,促使预算人员熟悉项目施工方案的内容,明确不同工程施工方案对施工成本的影响,重视变更洽商内容的造价管理;要同器材部门密切联系,让器材人员掌握材料实际收入情况,目标控制情况;做好与安全管理人员的沟通,制订各种安全预案管理,并分析其对成本控制的影响。(三)强化技术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 投标时技术部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要有成本控制意识。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要详细、合理、经济,最好能体现出周转材料的具体用量等数据。因为清单计价的工程措施费用是以《施工组织设计》为依据进行报价的,大多数情况下,该费用在报价时已包死,很少调整。所以投标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详细与否,直接关系到措施费的多少,与目标成本的准确性有必定联系。二、健全成本控制管理体系(一)健全目标责任成本管理 制定和完善本企业的成本责任制和监督考核机制。在下达承包任务时,不仅将质量、工期、安全等控制指标写入任务书中,而且将成本控制指标也写入其中。对于完成任务较好的项目部给予合同额一定百分比的奖励;反之,对于未完成任务的项目部,应查明原因,总结教训,给予一定的处罚。(二)实行全员成本控制 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建立项目经理、技术主管、施工员、预算员、财务及成本人员、材料员、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