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施工机具进场及安装使用管理制度总 则施工机具是保证完成道路工程各项目施工的主要生产工具,是确保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是实现道路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施工机具进场及安装使用是道路工程施工全过程的重要环节,建立和健全施工机具进场及安装使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是完成本项目工程施工的重要保证。 施工机具必须根据“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相结合”、“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修理、改造和更新相结合”和“以预防为主、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并重”的原则,仔细抓好机械管理、使用、保养、修理和制配五个环节,做到合理选购、正确使用、精心维护、及时检修、安全经济地运行。第一章 施工机具的管理 一、 根据本项目工程特点常用机械分散保管使用和大型、专用机械集中计划使用的原则分别配置和管理各类机械。 二、 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施工机具在施工和养护工作中所处的地位及其重要作用。分工主管施工机具的人员要定期组织检查施工机具管理工作情况。 三、 根据施工能力和施工机具拥有量配备相应数量的管理、技术人员。各级施工机具管理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不要轻易变动。 四、 安排具有专业技术的机械工程师负责本单位的机械技术管理工作。 五、 施工机具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实行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以获得施工机具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机械综合效能最高的目标。 六、 要仔细对待机械的配置工作,建立严格的责任制,以保证配置的机械能发挥较好的效能。 七、建立严格的机械验收交接制度 从施工机具到场、验收、安装、调试到试生产,一定要有严格的交接手续,做到附件、工具、资料清楚、齐全。 八、 新购及调入的施工机具均应建账立卡,每年定期清查,附件随主机清点,并核定机械技术状况,做到物、账、卡三相符。 九、 机械的技术管理和经营管理水平,必须通过各项技术经济定额和指标进行考核。机械管理部门应根据施工和养护任务,配合使用部门编制年、季、月度机械使用计划,实行计划管理和经济核算,并常常检查各项走额和指标的完成情况,分析整理。 根据当前机械技术管理和经营管理的水平和需要,项目部机械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并考核下列定额和指标:机械完好率、机械利用率、机械效率、装备率、机械化程度、产量(台班产量、年作业台班、年产量)、消耗(油料、轮胎、材料、配件、工具、替换机件)、保养修理(间隔期、停修期、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