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一、目的和意义 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规划,根据城乡统筹进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载体,以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抓手,通过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将农村居民迁移到城镇,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建成大面积、连片的高标准农田,优化区域土地利用布局,实现农地集中、居住集聚、用地集约、效益集显目标的一项系统工程。 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有利于解决耕地经营分散、生产方式落后、村庄布局凌乱、户均占地过大、保障水平较低等问题和矛盾,是促进农业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具体举措;是破解保护资源、保障进展难题,实现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有力手段;是落实科学进展观,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协调进展,提高城镇化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二、指导思想 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以科学进展观为统领,以保护资源、保障进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出发点,通过大规模的农地整理,推动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现代化;通过建设用地空间整合,优化用地结构,节约集约用地;通过农民向城镇集中居住和享受社会保障,促进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变,加快城市化进程;最终实现耕地资源、建设用地资源、劳动力资源、市场需求与公共服务资源的有效集聚。 三、试点目标 通过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至 2010 年,建成高标准农田 2 万公顷以上,新增耕地面积 600 公顷以上。形成一批集中连片、基础设施配套的高标准农田,为现代农业的进展提供良好的平台,有效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四、基本原则 开展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应在“耕地面积不减少、建设用地不增加、农民利益不受损、国土规章不违反”的前提下,遵循以下具体原则: 1、科学规划,统筹城乡。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土地整理规划、集中居住区规划等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城镇规划等相衔接,通过科学规划,促进城乡统筹协调进展。 2、突出重点,以农为主。以建成大面积连片高标准农田为重点,确保建设工程实施后,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实行规模经营,进展现代农业。 3、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建设工程试点由县(市、区)政府统一组织,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共同推动,采纳市场化等多种方式进行运作。 4、试点先行,法律规范操作。要坚持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