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郑州郑东新区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幼儿期、青春期是个体的身心发展的两个高速发展期,这体现了个体发展的( )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连续性 2.1632 年,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是 ( )的出版和发表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教育漫话》 D.《民主主义与教育》 3.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 A.教师 B.学生 C.班级 D.课程 4.培养学生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 )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实践型课程 5.皮亚杰理论里边有误的是( ) A.图示是一种认知结构 B.同化中图示发生根本变化 C.顺应使认知结构发生变化 D.平衡是顺应和同化的相互平衡 6.美国学科中的实践活动和日本学科中的活动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 ) A.间接经验 B.直接经验 C.学科知识 D.专业知识 7.记忆的三个子系统是( )、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A.意义编码 B.语义记忆 C.感觉记忆 D.符号记忆 8.下面 不属 于建 构主义学生观 的是( )。 A.学生的主动建 构性 B.学习 的社 会 互动性 C.学习 的情 境 性 D.学习 的虚 拟 性 9.下列 关 于教师劳 动说 法 正 确 的是( ) A.十 年树 木 ,百 年树 人 ,体现了教师劳 动的复 杂 性和创 造 性 B.为人 师表体现了教师劳 动的个体性和集 体性 C.为人 师表体现了教师劳 动的复 杂 性和繁 重性 D. 十 年树 木 ,百 年树 人 ,体现了教师劳 动的长期性和长效 性 10.教师的期望 体现了( )效 应 A.晕 轮 效 应 B.近 因 效 应 C.罗 森 塔 尔 效 应 D.投 射 效 应 11.根据知识的不同表征形式,可以将知识分为( )和陈述性知识 A.逻辑性知识 B.直觉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形象性知识 12.下列不属于迁移现象的是( )。 A.闻一知十 B.触类旁通 C.举一反三 D.物以类聚 13.在原有学习基础上再过度学习( ),效果最好。 A.100% B.150% C.50% D.80% 14.在韦纳归因理论中运气属于( ) A.外部、稳定、不可控 B.内部、稳定、不可控 C.外部、不稳定、可控 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 15.在教育研究中通过改变某些条件引起被试某种变化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 个案研究法 16.王熙凤和林黛玉是( )的气质类型 A.胆汁质和粘液质 B.多血质和抑郁质 C.粘液质和抑郁质 D.抑郁质和胆汁质 17.教师不...